第4章 慎终追远,古之遗泽也 4(2 / 2)

“殷阳的书生气质也不错!明显入戏了!感觉就是我的嘴替啊!”

“说实话,经常玩《文明》对原始时期一直没什么感觉,但身临其境才才真正好奇,我们的始祖是怎样才能带领族群生存下来的!毕竟我们可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啊!”

“八千年后?等等,我目前还尚未告诉部族同胞年的含义,你是如何得知的?”

伏羲此时大概四十岁左右,一双敏锐的眼睛中蕴含着对这个陌生人的好奇与踌躇。

作为华胥族长,他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与警惕,因为他的一个细微决定,可能就会左右这个族群的生灭!

是生灭!而不是兴衰!大自然的无情,山洞外的葬礼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殷阳鼻头微酸。

他眼前的,就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

殷阳泛舟至此,在船上想过很多背过的开场白,但后来发现,这些都是对伏羲和观众的不尊重。

至真至诚,真情流露,就是对伏羲圣人与观众的最大敬意!

他颔首答道:“年,为风先生观天地四时之变化所总结出的时间概念。而风先生对于这个天地的感悟,亦成为后世华夏民族文化之起源!”

“我此次有缘前来,特向风先生问道。”

伏羲眼神闻言柔和了些许,好奇问道:“你说的道,是什么?”

殷阳略一沉吟:“道,是后世发明的一个名词,代表天地万物最终极的规律。比如您对世界和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就属于道的一部分,道不可说,只能感受,所以我们后世一直在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个东西的轮廓,试图通过语言这根手指望向月亮。”

伏羲闻言点点头,似乎立刻就了然了这个概念。

他正准备对这位陌生人说些什么。

此时洞外突然传来声音:“风首领,葬礼快开始了。”

“好!我马上过来!”伏羲应了一声望向殷阳,“年轻人,我要去举行部族的葬礼,你可愿参加?”

“在下荣幸之至!”

伏羲点点头,一马当先步出洞外,殷阳紧随其后。

步出洞外。

此时有五具遗体躺于空地上,有男有女。无一例外都皮肤肿胀,鼻子塞满了泥沙,身上的兽皮还在滴水。

周围围绕着一圈部族人民,男女老少皆有,全是黄种人的五官,此时全都神情肃穆,面带悲色。

伏羲缓步来到遗体面前,环视一圈,周围人群也望向伏羲,眼神中无不带着悲伤、迷惘与希冀。

伏羲面色沉静,开口说道:“华胥氏的族人们,昨日突发的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让我们又失去了五位家人!”

“但各位也应当明白!他们在当时明明有着逃生的希望,却为了留出生存的机会给部族的老人和幼儿,选择牺牲了自己!他们的亲人,我们部族每个人都有责任共同养育他们!请各位谨记,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簇小小的火苗,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抵抗寒风的侵蚀!”

“现在,让我们为他们点燃篝火,照亮他们灵魂的归途!让我们的歌声和鼓声,伴随他们的灵魂,飞向遥远的天际。愿他们在星辰之间找到新的家园,直到我们再次相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