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1 / 2)

2

当灵珠子一天天长大,叫出第一声师父之时,太乙真人无疑是喜悦的。

除却侍奉洒扫的童子之外,彼时的阐教仙人绝少收徒,自然无人能够领会眼看着一个襁褓婴儿,成长为俊逸少年,逐步领悟自己一生所学的愉悦。即便太乙真人需要不断为天不怕地不怕的灵珠子料理他闯下的祸事,但这又何尝不是漫漫仙途之中,一些增添色彩的趣事呢?

然而当命中注定的一切,以无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之时,即便是自由于天地之间的仙,也无力阻止。

那一日,灵珠子在为前时所犯之事面壁思过,便有一道法旨从金霞童子身前飞过,径直落在太乙真人手中。太乙真人看罢法旨,便道:“为师要前往玉虚宫拜谒天尊,你二人留在山中,切勿生事!”说罢,便驾起瑞鹤祥云,往昆仑山飞去。

云飘万里无依,鹤飞千年才及。

远远望去,那昆仑好似长在雾里云间,缥缥缈渺,幻幻真真。竹篁瑶草,奇花古木,飞去众童子,往来有群仙,仙鹤与白云共舞,瑞兽腾长虹霞举。正对面有一处陡峻山崖,仿佛刀削斧劈一般,上书“麒麟崖”三个大字。

太乙真人驻足麒麟崖下,早有接引童子快步上前,躬身道:“请真人往玉虚宫中!”

那宫殿修在青山之间,现于群峰之巅,玉虚宫灯万古长明,戊己杏黄旗[1]镇守中央,不借外势之雄伟壮阔,便自有一股巍峨天上的至高之气。

太乙真人行到八卦台前,于蒲团上行礼,道:“太乙拜见老师!”

便听混沌之中飘来一处清音:“先去一旁等候。”

太乙真人闻言起身,才见阐教门人已然来了大半,燃灯道人立在天尊身旁,台下是南极仙翁领头,另有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等立在其身后,再有新近上山的姜子牙、申公豹二人,与萧臻、邓华一道,垂手在侧。

太乙真人入列后,就听见黄龙真人说道:“早先师尊与师伯、师叔于紫霄宫前参见天道,竟见秩序源流开始流散,而恐上下之序混乱,恰逢玉皇大帝应运而生,苦历千劫百难而成亘古未有之神道,遂在西昆仑开天庭执掌流散秩序,将他拥立为天庭之主,主宰三界众生。只是源流逸散之事,仍不得解,此次召集众位师兄弟,莫不是便为此事?”

南极仙翁乃是阐教首席弟子,久在元始天尊身边,自然知晓为何。往日面上总是吟吟带笑,今日却一脸冷峻,满眼复杂情绪,望着身后众位师弟,一言不发。

广成子为玉虚宫击金钟首仙,召集众弟子的法旨便是由他所发,听见黄龙真人发问,他才轻叹一声,说道:“正是为此,乃是我等杀劫临头。”

众仙闻得“杀劫”二字,全都一惊,太乙真人问道:“师兄此话怎讲?”

广成子道:“前些时日师尊与老君、通天教主再至紫霄宫前,却见那天地秩序流散更甚,而天庭人手不足,自然无法全盘接下。三尊便在宫前商议,令门下弟子转修神道,在天庭担任神职。三教之中,八景宫仅有玄都大法师一人,而碧游宫弟子十倍百倍于我玉虚门下,倘若事成,恐怕碧游宫中得力弟子十之八九都要入天庭,师叔自然不肯,因此三尊商讨无果。正欲不欢而散时,却见那玉皇大帝手捧一榜一鞭,走出紫霄宫,对三尊拜曰:‘诸位老师命我执掌天庭,统管天道流散秩序,小神日夜看守,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来此巡视之时,却见宫中闪出一道凌厉红光,便斗胆入宫,方见此物。’说罢,便将那两样物件径直交与师尊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