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41(1 / 1)

   齐老夫人自也不会反对,如此又说了会儿话要到她用药的时候了,众人便都告辞离开了,留下大姑太太坐在原地,犹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齐老夫人不瞧她都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林妈妈捧着白瓷药碗进来,大姑太太眼神闪了闪,忙就从林妈妈手里接过药碗,对着左右道:“你们且先下去,我与母亲说些体己话。”

   大姑太太殷勤地捧着药碗挨着齐老夫人坐下,一边舀着药汤,又吹了口好不仔细道:“这药烫的很,母亲慢些喝。”

   齐老夫人垂眸淡声道:“有话就说。”

   大姑太太讪讪一笑,动作便徐缓了许多,语气轻柔道:“母亲知道我要说什么,您让大嫂和三弟妹为二娘相看亲事,这么多英年才俊,可见母亲您的费心。可芙儿是您的嫡亲外孙女,她的亲事到现在都没有着落,早先我想与大嫂结亲,大嫂瞧不上芙儿。如今家里,二弟妹和三弟妹那边又……只求母亲您能疼疼芙儿。”

   这番话倒说的恳切,大姑太太险些声泪俱下,她将药碗搁在了一边几上,又捻着帕子一边擦拭着眼角,一边小心观察齐老夫人的反应。

   齐老夫人虽面上瞧着严肃强硬,可是个最心软不过的,一次又一次为了大姑太太而妥协。她知道外孙女郑雪芙性子软弱没有主见,时而也爱钻死胡同,并不是高门大户的佳配人选,可大姑太太一次又一次哭求,她的心终究软和下了。

   “所以,你瞧上了哪家?”齐老夫人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问道。

   大姑太太面上笑了笑,柔和道:“咱们家的大姑奶奶,我那大侄女不是嫁到了阳陵侯府楚家么?我知道阳陵侯夫人还有一位嫡出的幼子,虽不是长子不能继承家业,可阳陵侯府楚家是家大业大,门风也好,绝不会亏待了嫡出的郎君。”

   齐老夫人瞥了她一眼,那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她冷不丁道:“你是都打算好了,可你觉着亲上加亲的姻缘,那阳陵侯府楚家未必这样想。”

   当日家里大娘子谢叡瑜嫁给阳陵侯府世子,那是国公府长房嫡女的身份,谢叡瑜是家里最尊贵的娘子了。阳陵侯府虽然只是侯爵,却胜在楚家一门双爵,如今阳陵侯府是二房,那长房是齐国公府,当今陛下的皇后娘娘就是出身齐国公府。

   阳陵侯府门风清正,阳陵侯没有庶出子女,可见阳陵侯夫人手腕。前头两个儿子娶的都是一等一的名门贵女,这回不是齐老夫人瞧不上郑雪芙,给大姑太太泼冷水,想想都知道凭着一商户女身份如何能嫁到这样的簪缨世家去?

   大姑太太一愣,她硬声道:“芙儿再不济也是敬国公府的外孙女,与咱家本就是亲上加亲,如今咱们还不知道楚家的心意。过几日大侄女回门,母亲您便托大嫂说说,让大侄女回去问问通个气。母亲,我这辈子已经是这样了,可芙儿得有个好前程啊。”

   最后几句隐隐有哀求的意味在其中,可齐老夫人不是个傻子,这种明知道自取其辱的事情何必去做。

   她知道大姑太太一心只想着女儿能得嫁高门,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可却没有考虑到现实。

   齐老夫人闭了闭眼,心又硬了起来,她冷声道:“你如今过的不好,怨不得我,也怨不得你父亲。当日,我们为了你都是费尽心思,只想着你能得一门金玉良缘,你却死了心要嫁给那郑家,不过是一副好皮囊,你不惜做出珠胎暗结的丑事来。”

   “芙儿是你的女儿,更是郑家的女儿。你的脑子若是转不过来,我便明明白白告诉你,往后将脑子拎得清些,阳陵侯府楚家是决计不行的。如今不论什么名门望族,只要是门风清白的好人家,郎君的人品好就是最紧要的。芙儿的亲事我会放在心上,你回去吧。”

   齐老夫人这番话说的直白,一丝希望也不给大姑太太留下,直接将利害关系都说清楚了。

   大姑太太听的发怔,她浑身颤抖,咬着唇不可置信道:“母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