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37(1 / 1)

   谢叡珣瞧出她“跃跃欲试”的模样,便伸出手掀开了帘子,街市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梁槐宁不自觉便被一边的摊贩吸引去了目光,她笑着道:“都说京兆是富贵迷人眼,连宵禁都没有的坊市,真想入了夜出来瞧瞧是何等的热闹。”

   潓州是有宵禁的,梁夫人治家极严,梁家的几个小娘子们都是幼承庭训,平日里除了正经下帖子的诗宴,赏花宴等等,梁夫人很少允她们出门。

   可梁槐宁最喜欢的却是街市上那些各色果子和饮子,时至今日,那酸甜多滋的杨梅渴水,清清凉凉的,最是让人念念不忘。

   谢叡珣轻笑道:“这有何难?你何时想要出来,只管打发身边人告诉文煦,他自会传达于我。我带你逛上一番这京兆,入夜的京兆别有一番趣味。”

   梁槐宁听他这样说,越发被勾起了好奇心来,她眼珠子亮晶晶的脱口而出道:“当真?”

   “千真万确。”谢叡珣望着她活泼灵动的模样,竟是与平日不同,他心中一软,更不能拒绝。

   梁槐宁兴致变的极高,她嘴角笑意愈盛,语气悠然道:“这自然是极好了,多谢郎君。”

   二人之间的距离又亲近了些,一路上谢叡珣提起京兆那些人文景观,梁槐宁都听的煞是认真,不时还能穿插些潓州的风土人情来,聊的很是热闹。

   这是二人自相处来,头一回说这么多话。

   一直到梁宅时,梁槐宁都有些意犹未尽。她掀起帘子,远远就瞧见了一容貌秀美的少妇人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众仆妇丫鬟。

   谢叡珣扶着梁槐宁的手下了马车,明氏赶忙就迎了上来,她笑着嗔道:“一早上便念着你们来,如今可算是等到了。”

   谢叡珣颔首,梁槐宁不自觉勾起了一抹弧度来,她笑着亲昵道:“嫂嫂还亲自在门口等着做甚?一家人之间何必这般客气,您知道,我是最不讲客气的了。”

   “饶是这般,我们小娘子过来了,我可不得出来迎一迎。”明氏打趣道。她笑着瞧了眼谢叡珣和梁槐宁,果真是一对璧人,养眼,望着更是相配的很,说天造地设丝毫不为过。

   她心里遂熨帖了许多,她出身京兆名门,当日嫁到梁家却不算远嫁,在潓州没有逗留多少日子便随着夫婿回京来,如今住在京兆的宅子里,与娘家之间走动也多。

   她与梁夫人婆媳之间相处的很是和睦,正因此,对夫家几个小姑子们都颇为喜欢。尤其是梁槐宁和梁芷音,都是讨人喜欢的小娘子,她都是当自家妹妹疼的,早先婆母来信时她便候着今日了。

   几人一齐往宅中走,这宅子是四进,地段良好,属于梁家的祖产。如今梁淮之与明氏夫妇住着是尽够了,再加上他们的一双龙凤胎儿女还小,整座宅邸打理的极好,温馨明亮,下人们做事都井井有条,一点规矩都错不了。

   梁淮之在正厅等着他们,他今日休沐,特意候着妹妹和妹夫来的。当望着全家当掌上明珠一般疼爱的梁槐宁来时,他竟有些恍若经年的感觉,总觉得她小,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没想到如今也嫁为人妇了。

   他颇为感慨,可望见谢叡珣的身影时,梁淮之心里却有些不得劲了,他忽有几分郁闷不知从何而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