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试2(1 / 2)

苏逸走后隐约听到有人说:“呵……这人倒是会烧热灶……”

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许多都是今科的考生,也都三三两两的议论着考题。

苏逸素来觉得,考完试之后不要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的心情。

和这些人都不认识,也不用应酬,苏逸疲惫地家里,二妹苏子衿打了一桶热水,整个人泡在浴桶里,热水泡得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舒服地低吟了一声,精神才慢慢复苏。

分到厕号真是令人措手不及,幸好他挺过去了,自我感觉考得还算不错。

这死记硬背的事怎么难得到经历过十几年应试教育的苏逸?

府试每考完一场,可休息两日,就是放榜。一场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场,若是不过可收拾包袱走人。

到了放榜这日,榜下又是一片哀鸿。

苏逸过倒是过了,只是名次不如县试,排到了第三十。这也正常,县试只是一县之人,府试却是一府好几个县的人。

再看了看榜首,是个没听过的名字,想来是他县的才子。

但不管是谁,反正都不是自己!自己还是好好考完后面的试才是最重要的。

姜丰握了握拳头!

接下来是第二场考试。

看到座位时,姜丰觉得自己被衰神诅咒了。

每一场考试座位都是重新编排的,凭什么他两次都是厕号?!要说这是运气不好,他都不相信啊!到底是谁在针对他?他可是一直与人为善的,自认从没有得罪过人。

可是他只是个穷书生而已,怎么会有人针对他?

苏逸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地对自己说:稳住!稳住!稳住!不能慌!不能慌!不能慌!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府试第二场考的是杂文。杂文的特点是“杂而有文”,后世有位姓周的杂文大家,中学生们都怕他。

这一场考试难度就上来了。

题目是“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论”,要求写一篇杂文。

苏逸皱紧眉头,这什么情况?这是出自《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怎么还有二十一世纪的书?在这个时空没看见有呀。

是他没见过?还是有跟他一样来到这里的人?

书说的是一个叫“平当”的人因为熟读《禹贡》,朝廷派他去治理黄河。这道题有点偏啊。

解了题,就是答题了。

姜丰淡淡一笑,这道题的要点不是论史,而是借古喻今,要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切忌唱反调说什么“读书无用论”……。

换句话说,就是立场要正确,千万不要瞎写。不然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就蹉跎一生。

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章,旁征博引、一气呵成,苏逸自己觉非常满意。

又检查了两遍,没有问题。

看了看天色虽然还早,也不再磨蹭了,摇铃交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