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1(1 / 1)

听说我刚出生时,家里是一团和气,那可是幸福美满,生活欢乐呀。爸爸当教师,收入稳定。妈妈在生产队劳动。吃的烧的,穿的花的都不缺,还有剩余。大哥,二哥在小学读书。三哥比我大四岁,还没上学。我们家是挣钱的,劳动的,上学的,每天忙的忙,却是和和睦睦的,生话的非常愉快。

妈妈讲,爸爸从小吃过苦,十几岁就跟八路军跑了,一直没有音讯。有一年,他突然就回来了,身上还带有伤。爷爷奶奶问他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他也不说,只说是想家了,回来看看就走。可没想到这一回来,就再也没走成。当时爸爸三十来岁,妈妈是爸爸走后,也就是解放以前爷爷奶奶收留的。她们一家是从外地唐山逃荒到这里,由于饥饿和染病,一路上一家人死的就剩下妈妈和姥姥。后来,爷爷奶奶收留了她们母女俩。再后来,姥姥也死了。就剩下妈妈一个人留在爷爷奶奶家。奶奶就收了妈妈做了养女,就是有意思将来给她做儿媳。妈妈当年十七岁,爸爸就回来了。正好,爷爷奶奶就给他们主持了婚礼。爸爸当年英俊潇洒,又在外面混过很多年,见多识广的,妈妈很满意,婚后过的非常幸福。人都说东北人恋家,这话一点也不假。爸爸自从娶了妈妈,就不想走了。他在外面闯荡多年,现在就想学点知识,将来好为国家做事。他就去上了高小,半农半读的两年后,又去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小学教书。直到后来出事了,才去了劳改农场。

其实,解放后爸爸才说,他当年不是想当逃兵,说他特别的后悔。当年他们一小股部队,是去执行任务时,和敌人遭遇。战友都遇难了。只有他重伤后躲过一劫。后来是躲到老百姓家养伤。

半年后本想回部队,去了以后才知道,部队已经离开走了。也是他年轻,和该有事,是他下半辈子倒霉。当时他要是接着去找部队,也就没有今天了。谁想他一时想家,想爹娘,不远千里地跑回家,原来本想回家看看就走,接着去找部队,去革命。没想到有了媳妇,有了家,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结果就是破裤子绊腿。部队也没去找,党员也丢了,又没脸去找政府。那就只有老老头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才觉得安心,觉得对得住党,没想到会出事。

出事的时候,我还小,不懂事。听奶奶说,妈妈白天劳动,晚上整宿地哭。原本一个美满的家庭,突然天塌了,爸爸要去劳改二十年,让妈妈一个人支撑这个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四个孩子,又要吃喝,又要上学,还得受气,多苦多难呀,可怎么过活哪。而今时又不比往日,一个坏分子的家。一个坏分子的老婆,想不受气,可能吗。何况妈妈当时还年轻,又是外地人,又没有娘家人的照顾,一下子从天上掉下来,所受的苦,遭的罪,受的屈侮,说都说不完。可是她非常坚强,打掉牙住肚子里咽。她是自己怎么遭罪,也要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别人怎么说都不听,谁劝也不改嫁。只是生活的艰辛,人身的屈辱,让她日渐苍老,让她整夜的睡不好觉。

大哥在爸爸走后就辍学了。听说因为大哥不去上,妈妈把大哥摁在被窝里面打。过后母子俩抱头痛哭。大哥不念书了,他已经懂事了。知道妈妈的难处,知道妈妈一个人苦撑着这个家,是没办法生活下去的。不管妈妈多伤心,怎么的求他,也不去上学。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正是人生中的大好时光。

为了妈妈,为了弟弟妺妹们,他要用他稚嫩的肩膀,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每天,他都是老早起来,帮助妈妈做饭,烧火,喂猪,连着收拾屋里院外。妈妈看他一付睡不醒的样子,每每都心疼的劝他,好孩子,歇歇吧,再去多睡一会,别把你给累坏了。你还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让你爸爸知道了,他会更难过了。妈妈还年轻,正在壮年,还能支撑住这个家。等你长大了,再多多帮我。每当这时,大哥都不言不语,过后干的更勤快了。只是他人小,每天还要到生产队里去干活,一旦躺到炕上的时候,就睡着了,推都推不醒。大哥随爸爸,心地善良老实,不多言不多语,又不会藏奸,在生产队里,每每都比别人多干活,多吃苦。他刚去生产队不久,队长让他和挣十分的大工们一起刨冻粪。刚开始干活,队长也没太十分为难他。

当然了,象放个牛,铡个草什么的俏活,好活,是不可能有他的份。让他和成年劳动力在一起干活,至于干多少活,也没给他定标准。就是一块干活的人说的算。冻粪是农家肥料。是一种腐烂的农作物的根茎叶等,与人畜的粪便,在夏天里放到一个水坑里发酵,秋天起出来,堆在一块,到了冬天农闲时节,把它刨下来,用车送到地里,等开春种地时好用。这种活,一天也没有准数,多送一车,少送一车也不打紧。大工们是两个人一组,换班刨镐和装车。队长让大哥去的意思,i就是哪个大工去抽口烟,解个手什么的,就让他顶上,省得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就坐在一旁待着。大人们都忙活一年了,到了冬天,冻手冻脚的,又不是急活,又不让大家猫冬,干这种活,都不大起劲。想着法子躲一会,歇一会。大哥不知这里面的名堂,人又老实,别人走了,他就接过去干,一天里,没有闲时候。汗水湿透了棉袄,手磨起了水泡,他也不吱声。和他一起干活的大人,嫌他死脑瓜筋不转弯,还拖累别人跟着挨累。就轮流地走,大家使唤他一个人。拿他当半吊子,傻小子对待。后来实在有人看他还是孩子,累的够呛,就劝他歇会儿。或者去撒个尿什么的,省得累坏了。大哥对帮他的人,总是报以感激的一笑,也不说什么。谁能知道,他的累,他的心思,他是怕别人说他干不了,怕生产队不要他。那就遭了,他就不能帮助妈妈挣工分,养活这个家。那不得把妈妈给累死。说句实话,那个时候,一个女人养四个孩子,就是累死累活的去干,也费劲。大哥虽然年纪小,可他知道,多帮妈妈一把,妈妈的肩上就减轻点负担。最起码他自己的吃穿等等费用,就不用妈妈负担,慢慢地,还可以负担弟弟,妹妹们的生活费用,这个以后是一定能办到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妈妈拖累垮了,也要保住这个家。他小小年纪,人虽厚道,骨头却硬。所以,他在生产以里,不管受多大累,比别人多吃多少苦,也不吱声,咬牙挺着,生怕队里不要他。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却也没有办法。劝他也不听,打他又舍不得,,这么懂事的一个孩子,不去上学,不顾自己的前程,非要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为自己分忧,为这个家辛苦劳累,不用说他是个孩子,连妈妈自己都心酸。都觉得对不住他。那有什么办法,实在是生活艰难,不然的话,这孩子也不会受这个罪,说什么也得让他上学读书,和别人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想改嫁,又想把四个孩子养大成人,实在吃力,是力不从心那。要不是孩子自己非要帮她,就算是累死,她也不会拖累孩子,也不会不让孩子上学,耽误孩子的前途。即然是儿子铁了心到生产队劳动,帮助自己支撑这个家,自己到是感到轻松不少,也有信心把这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可眼下儿子实在太小,在生产队受累不算,回家还要帮自己做家务,做娘的实在心痛,又恨自己没有能力,有时也恨自己的男人不在身边。没别的,只有在吃饭的时候,让他先吃,好让他多吃点。那个年月,也没什么好吃的,多吃一口,也就算是破格了。这样,也不至于让他小小年纪,不成熟的身子骨先累垮了。所以,每天吃饭都让大儿子顺儿先吃,把其他孩子支出去。

这不是她偏心顺儿,都是自己身上的肉,况且,一般都是疼小的。她也不例外,最小的女儿,她最喜欢,最疼爱,可也没办法,东西少,吃的人多,更何况那时油水少,吃的又是粗粮大菜,胃口都大。不像现在吃的精,吃的油多,肉多,胃口就小,一顿一个馒头就够了。那时就是苞米面大饼子,一个人吃三,四个,也是甜嘴麻舌的,还得一碗清汤清水的白菜萝卜汤溜缝,要是白面大馒头,不得五,六个呀。刚开始的时候,大哥说什么也不多吃,也不先吃,妈妈就吓唬他,要是不吃饱饱的,到时候干不动活,可别说队长不要你,别说妈妈不让你去生产队干活,再逼你去念书。你可想好了,不多吃也行,省来给弟妹们吃,让他们快些长,我也不愁把他们也耽误了。可是你再少吃,能省下几口,终不能半饥半饱地去干活吧,你要是累倒了,弟妹们都还小,看还有谁帮我支撑这个家,你想一想,看妈妈说的是实话吧,大哥架不住妈妈的恳求和苦劝,也就认可了。二哥和三哥还懂事,知道大哥帮助妈妈挣工分,养活大家,要多吃饭,就不和大哥争吃的。只有我小,不知道,每到吃饭的时候,妈妈支我走,我都赖看不走,眼巴巴地等着多吃一口,大哥心里特别难受,回回偷着给我吃。其实,妈妈心里也不落忍,没办法,不把我支走,大哥就更没法咽下去。她是不得已,我不知道这些,有时候还哭鼻子,也偷偷的溜回来,或者是扒着门缝看。现在看一家人团团圆圆的,高高兴兴的在一起吃顿饭,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可那时我们家,吃饭的时候,谁的心里都不是那么好受,不为别的,只是东西少。不够吃。

大哥每回吃完饭,都赶紧出去,他怕看见我们吃不饱的样子,又没办法,只有躲出去。而妈妈每次都是看着我们先吃完了,她把桌子收下去后,在外屋自己将就一口,从不让我们看见,知道。

有回晚上吃完饭,我们几个孩子在当街玩,大哥过来问我们都吃几个苞米面饼子,我说吃一个,三哥说二个,二哥说三个,大哥一算,才知道妈妈才吃一个半,他也没说什么,看样子,很难过。过几天,又问了两次,后来才对二哥三哥说,妈妈每天都吃不饱,她认可自己挨饿,自己难受,也不让我们知道,也不让我们吃苦。大哥说,妈妈要是拖垮了,我们就更没法活了。说完,看着我们三个,一边叹气,一边流泪,可他也知道,不管怎么办,妈妈也不会多吃。她一个成年人,又要劳动,又不能吃饱,你说,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从这以后,大哥除了劳动以外,又多了一样活,每天找时间打鱼或者去抓青蛙。有时他晚上吃完饭后,领着二哥和三哥去,那次都不空手,每天都有收获。这下好了,我们全家不仅能吃饱而且还有鱼,有肉,有了浑腥。时间一长,饭量都下来了,不在不够吃,而是吃的满好了。鱼肉,青蛙肉,按现在的各种做法:,加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