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生活是需要智慧的68(1 / 2)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本就四处漏风的一件事,8月28日那天《青年日报》上的文章就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指向,再加上苏杭从《林清和许白》开始就没想太多地把许多角色人物和故事场景都放在了河元二中,‘参商’到底是谁,学校里,稍微关注一下周围人事的学生,都能轻易猜到。

于是,开学的第一周,苏杭就觉得吧,自家学校成了动物园。

不幸的是,他是唯一被围观的那只。

吃饭时会被指点,做操时会被指点,开会时会被指点,上下学会被指点,就连老老实实待在班级里,也会有人跑来指指点点。

看……

那就是‘参商’诶。

好奇怪的一种生物,和咱们人类长得一模一样。

这还不止。

甚至还有口味很重的人类姑娘,竟然给参商写起了情书。往往午饭时出去一趟,再回来,桌面上,或者桌斗里,就会出现几封字迹娟秀的书信。

曾经的苏杭可不知道这年代高中女孩有这么大胆。

曾经……

好吧。

平庸到不存在的人,确实不可能知道。

再就是街坊邻里。

本就已经热闹了一个月,当新闻报道一篇接一篇地出现,苏杭在棉纺路周边也更加的家喻户晓。

如果没有某个‘预付十万’的新闻的话。

周五这天一大早,父亲打电话回来,说起《中原日报》上的报道,苏杭就明白,自己不得不更加重视起来。

通常遇到类似事情,比如中彩票了,很多人的选择都是搬家。

苏杭不想这样。

即使重生之前,回忆往事,少年时可以看星空可以听鸟鸣可以晒太阳的清贫小院,都是苏杭这辈子最安心的一段记忆,后来不可避免地买了商品房,各方面条件似乎更好了,但他从来没有喜欢过。

总感觉与很多人挤在一栋水泥盒子里,一层叠一层,很压抑。

总之,想要好好生活,是需要一些智慧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既然想要安生,想要留下,就得动些脑子。

《青年日报》的记者刘域和助手季灵灵再次见到苏杭,时间是9月2日的周六上午。

地点在河元二中的校长办公室。

这是提前联系好的。

前些日子那份采访素材被钟长林拿走拆分,还有自家报纸上那篇不伦不类的文章,让刘域很是生了几天闷气,生完了气,还是压抑不住对某个少年的好奇。

《青年日报》方面也觉得某个少年作家可以再挖挖,但只同意了刘域周末过来。

只能加班。

大家招呼一番,刘域本以为自己到了,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当众人重新落座,某个少年就转向了自家校长,继续道:“关于征文的标题,校长,我觉得,‘美丽河元’就不错,俗气是俗气了一些,但上口啊,如果您不嫌麻烦,还可以和市里联系联系,争取一些支持。”

办公室内除了刚到的两位,还有校长俞仲怀等几位领导,以及苏杭的班主任孟文康。

苏杭说到这里,俞仲怀还能保持平静,另外两位二中的副校长,卓识和蒋文萍,表情都是一动。

这是政绩啊!

拉市里参与进来,事情做好了,不仅是自家学校的政绩,上面领导也能得到好处。

再深入一点。

如果谁能主导这件事……

俞仲怀也就这两三年就要退休,现在可不是谦让的时候,卓识见自家校长没有第一时间开口,适当抢了下:“苏杭,你这个征文计划,确定与《青旭》杂志联系好了吗?”

苏杭点头:“早上来之前刚聊过,《青旭》最近很受欢迎,也就急需更多优秀稿件,我自己是写不来的,就想拉同学们一起。另外,如果学校觉得可行,我还可以尝试和《正茂》沟通一下,《正茂》也在商都,多一家杂志,就多一个平台。”

卓识已经抢了,表面成熟风韵其实挺让学生们闻风丧胆的另外一位副校长蒋文萍也开了口,对某个少年的语气却颇为亲近温和:“苏杭,只是电话里口头说说可不太行,要不咱们一起去商都,当面找《青旭》的领导谈谈,有了明确章程,我才能和市里汇报。”

卓识一听就有些急,你去谈了,你汇报了,还有我什么事?

连忙再抢:“苏杭,还是我陪你去,蒋老师家里事情多,又要照顾孩子……”

蒋文萍乜过去:“老卓,我孩子都大了,没那么多事情,倒是你老婆,放心你出去乱跑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