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在旅途(1 / 2)

陈家湾靠近的这条河虽然平日里也叫星星河,其实只是星星河的一条支脉。

星星河发源于东洲极北之地,由北至南,其中又迂回弯折反复横穿几次百兽山脉,绵延十数万里直到东洲中部注入漫无边际的忘尘海大湖。

之所以叫作星星河,是因为有一种小若拇指的鱼儿,因为夜晚通体散发微光,被称作星星鱼。

这些鱼儿每年大批量的顺着星星河从北至南到忘尘海中产卵,而后又从南至北返回极北之地,每年一次来回迁徙。

每当夜晚降临,时时能看见宽广无边的星星河中无数的星星鱼闪烁着微光,如同天河星光倒映。

星星河故此得名。

而百兽山山脉亦是南北走向,横亘东洲中部,隔断东西交通。

东洲之所以叫作东洲,那却是因为还有南洲、北洲和西洲,俱都是幅员千万里的大洲,各洲之间更有无边无际的大海阻隔。

凡人一辈子也走不出一洲之地,只有那些修炼有成的修士,才能凭借法宝行走往来其间。

陈家湾在百兽山东侧北段,正是星星河从极北之地出来之后穿过百兽山的第一个弯折处。

而青云门却是在百兽山西侧,星星河横穿过百兽山后往南去的弯折处。

陈家湾和青云门两地相隔万里,要么走陆地,但是陆地上的驰道要横穿百兽山,一路上时常有道行高深的妖兽出没,而且路途遥远,没有两三个月到不了;

其次就是走水路,一趟过去也要月余时间,船资虽只要一枚下品灵石,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一年也挣不到的,确实不菲。

除了偶尔有商人或者历练行走的修士来往穿梭两地,普通人等闲一辈子也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

陈阿生虽是做的货郎生意,但是青云门那边他也只去过一次,路上耗费的时间太长了,船资太贵也不划算,而且路途遥远风险也太高。

陈锋坐的是专门来往两地的渡船,一月也只有这一艘渡船而已,而这渡船却也正是青云门下产业。

青云门门派占地极其广阔,是方圆十万里内的第一大修仙门派。

如此大的门派,自然产业众多,这渡船生意却也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

修仙世界,鬼神妖魔都是有的,陆上有,水里也有。

星星河这么大的水脉,自然也是妖兽众多,所以这渡船生意也只有修行门派才能做得。

这艘渡船倒也不大,上下两层而已,船夫杂役也只有五个。

陈锋上了船交了一枚下品灵石的船资,心疼不已。

他出门时候总共带了五块下品灵石,是这几年他辛苦打猎采药,又通过陈阿生货郎生意好不容易攒下的。

村里的乡亲一辈子可能连一块金子都见不到,更何况这些灵石。

不过船上却是管吃管住,陈锋倒也心中略有宽慰。

船夫打头的是一位看起来是五六十岁的老汉,须发皆白,虽然面貌黝黑,看起来饱经沧桑,但却和蔼慈祥,总是一副笑模样。

那老汉笑着拱拱手,问道:“小哥看起来步伐轻灵,神光内敛,可见也是修行同道。“

陈锋暗想,果然是连船夫都是修士,要不然也不能在这星星河上操船往来。

他连忙恭敬作揖回礼道:“这位老伯,我只不过是稍有际遇,目前侥幸只有练气初期修为。“

“哈哈,少年郎不要妄自菲薄,老汉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没有你这番修为。修行艰难,天资际遇努力都不可少,我到如今七十五岁也只不过练气八层而已,今生已是筑基无望,不过苦熬岁数罢了。“

“老伯谦虚了,说不准哪天您就有大造化,筑基有成。“

“哈哈,托小哥吉言,希望如此。老汉姓沈,你若不嫌弃称呼我一声沈老伯就好,不知小哥怎么称呼?看方才那么多人给你送行,不知你年纪小小去青云门有何贵干?“

看来这渡船也有甄别客人的作用,这就打听上了。

陈锋回道:“沈伯伯,我叫陈锋,是去青云门拜师学艺的,我家是猎户,刚才送行的是我爹娘和姐姐姐夫一家。“

“嗯,好好,陈锋贤侄可去二楼挑一间客房随意住下,那下层却是给没有修行的凡人住的。现在船上只有你一个客人。最近天气晴好,顺风顺水,估计三十天也就到地方了。你若饿了可以到甲板上随便喊一个杂役送饭给你,不需要另付银钱。我们这就开船了,船上无聊,抽空可以找老汉过来喝茶闲谈。“

沈老汉絮絮叨叨,倒是说得详细。

“谢谢沈伯伯。“

陈锋表现得就是一个彬彬有礼天真无暇的少年郎。

陈锋去二楼客房挑了一间住下,他这趟出来,除了那几枚灵石,其他就是惯用的一把朴刀,一支竹笛,一方铜镜和几件换洗衣服。

放下行李,陈锋感觉到渡船晃动了一下,知道已经开船了。他并没出去看风景,而是坐在客房内的床榻上打坐修炼。

前世的经验教训让陈锋知道,无论是学习还是修炼,都是这样点滴积累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慢慢走得足够远。

成功确实是天资、气运、心性、努力缺一不可。

天资气运决定一个人的下限,但是却虚无缥缈无法掌控,只有心性和努力是可以凭借自己一点一滴做到的,而心性和努力却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能够决定一个人走多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