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躲进九华 62(1 / 2)

魏堪折又回到宴席上。

马上又有夫人过来和她搭话。

她从容不迫。

徐府的宴席更加豪华了。

茶还是阳羡紫笋。

不过,不是新茶。

最近这几年,气候越来越冷了。

阳羡紫笋产量逐年减少。

这种茶的制作工艺复杂。

每年春天时候,想制作出好茶,都得选用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的茶树嫩芽,太老的绝不可以。

然后经过蒸、捣、拍、焙、穿、封、干等工序制成的圆形片状饼茶。

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

饮用该茶的时候将茶饼烤干,再碾成细细的粉末。

用罗筛筛去粗粒,然后用沸水冲泡,用竹筅调匀,茶汤和茶末一起喝下。

如果制作工序里面有一道出了问题,茶喝起来都难以下咽。

这几年,由于天气不好,阳羡紫笋的量少不说,制茶也受到了影响。

冬天太冷,过了清明,茶树还未有嫩芽。

然后淫雨霏霏,制茶工序又备受干扰。

又或者因为寒冷,经常伴随干旱,茶树根本不出芽。

当时的百姓不知道,公元九世纪起,华夏大陆正经历气候变冷期。

中华文明从诞生始伊,就深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自秦汉以来的2000年内,共经历31个盛世、大治和中兴时期。

其中25个发生在小暖期或者冷转暖时期。

公元850年—965年曾出现一次较短暂的寒冷期。

就在这一短暂的寒冷期,黄巢起义了。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大唐气数尽了,杨行密等人登上历史舞台。

李昪才有机会当上南唐的皇帝。

景达出生那年的干旱,和徐家杨家都没有关系,更不是杨隆演的鬼魂作祟。

气温下降会导致蒸发作用减弱,进一步减少水汽的供应,加剧干旱。

仅此而已。

王夫人的身体,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她体质弱,不耐阴寒。

然而,金陵的冬天越发让人不舒服了。

王夫人对着玉山说:

“我不想再过另一个冬天了,玉山,你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

玉山静静靠在王夫人身上。

灵音师太说过,若是老天爷一直这个样子,那么各国都没法平天下。

百姓不饿死就很好。

无论哪个割据势力,都打不起平天下的大仗。

因为打仗需要人,需要粮食。

如今徐府都喝不到新鲜的阳羡紫笋。

阳羡紫笋是大唐的贡茶。

当年茶叶供给长安,也没有这么费劲。

对于出身于世家的王夫人来说,族谱里面记录了太多兴衰,所以,她对吴国的权力争夺,觉得索然无味。

“玉山,别被尘世牵绊太多,不值得。”

不久后,王夫人病逝。

宋齐丘以归洪州葬父为由离开广陵。

“父亲的尸骨还在洪州,由于当时战乱纷纷,葬礼仓促,我想把父亲的骸骨重新安葬。”

王夫人的死对徐知诰的影响不大。

宋齐丘离开广陵对徐知诰影响很大。

“宋公若离开,我便失去了主心骨,您可要快去快回啊。”

徐知诰觉得宋齐丘的离开必有别的内涵,可是宋齐丘的理由又那么充分,自己没有阻拦的道理。

宋齐丘的确实回洪州给父亲重修了豪华坟墓。

当时洪州的大小官员都跑过来披麻戴孝。

宋齐丘站在那里心里感叹——

这便是现在权力高峰的好处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