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世家光环 48(2 / 2)

唐代宗大历初年,先祖冯伉登五经秀才科,建中四年,登博学三史科。历任膳部员外郎、醴泉令、给事中、尚书兵部侍郎、同州刺史、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元和四年卒,享年六十六岁,追赠礼部尚书。

先祖冯文征,字季宏。唐朝末年,因征剿黄巢之功被擢为兵部尚书,道经休宁县新安江源头,见山水秀丽,遂迁居于此,后世称该地为冯村。

冯文征之子为冯绍彦,冯令頵是冯绍彦的次子。

所以,冯家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冯令頵曾经在歙州当盐铁院判官。

歙州驻军裨将樊思蕴一直被长官打压,心怀不满。

终于有一天,在喝多酒之后,他带着一群士兵在歙州城中作乱闹事,并大肆放火,企图将城中焚烧干净。

但是,谁也没想到,当大火将要烧到冯令頵的宅第时,那些跟随樊思蕴作乱的叛军士兵们,忽然之间害怕了。

“我们烧的可是冯令頵的宅子。”

“糟了,原本想着脑袋掉了碗大的疤,要是把冯家的房子烧了,以后到了地下见列祖列宗,都不会饶了我吧。”

“冯家世代功臣,我们怎么能烧人家的房子?”

这些士兵竟然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跑到冯令頵的家里帮忙救火。 樊思蕴懊恼不已,竟然自杀了。

冯令頵现在是吏部尚书,也是李璟的老师。

冯令頵给李璟当老师,是宋福金跪了好久,同李昪求来的。

冯延巳和冯延鲁成了李璟的伴读。

“冯家兄弟,听说十分擅长诗词。”

玉山公主好奇。

景遂哼了一声:

“都是淫词艳曲罢了,什么春日宴之类的。”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玉山公主细细品了一下这首词,认为写的非常不错。

“想来,冯延巳和他夫人恩爱甚笃。”

玉山感叹。

“他风流得很,不是给这个美人写词,就是给那个佳人谱曲。”

景遂讥讽。

玉山公主大笑出声。

“父皇喜欢冯氏兄弟吗?”

“喜欢,父皇觉得他们有才华。”

景达皱着眉头,望着江水。

“呵呵,父皇总觉得李璟过于文弱。可是他自己,不也是沉溺于风雅之中吗?”

玉山讽刺。

景遂和景达也承认,玉山说的有道理。

殿中侍御史常梦锡提起过,不应该让冯延巳在李璟身边。

然而李昪并不置可否。

常梦锡也只能作罢。

也许李昪认为,冯家的影响力更为重要。

世代公卿,对于李昪来说依然有吸引力。

冯家的两个公子都围在自己儿子身边,极大满足了李昪的虚荣心。

说白了,无论怎样,对于乱世来说,出身是个笑话,可是内心深处,李昪这种野心家还是沉迷于此。

徐温后来也开始说自己是东海徐氏。

他不再说自己是私盐贩子出身了。

徐温说自己是南朝梁朝吏部尚书徐勉的后代。

他让杨溥封他为东海郡王。

虽说徐温的出生地确实在海州,属于古东海郡的范畴。

可是,他真的是所谓的东海徐氏子孙吗?

总之生在古东海郡,姓徐,这就足够了,说自己是东海徐氏,别人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真可笑啊,弘农杨氏,东海徐氏,唐王李氏,种地的,贩盐的,穷得当和尚的。

玉山嘲讽地笑笑。

人家冯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冯家。

李昪和李璟当然欲罢不能。

可惜冯延巳不是女人,否则李璟会娶了对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