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鳌拜的忌惮39(1 / 2)

昆明府,鳌拜下榻的府外,人潮涌动,吴三桂的死讯,几乎是传遍整个云南地区了。

各地的官员心知,他们的依仗已经塌了一半。

有投机的,都去交好夏国相,更多的是前来给鳌拜送礼。

鳌拜对于这些人全部都是不见。

“你是说,大明的军队全线压上,他们的骑兵从后突袭。最后,在吴三桂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完成伏杀?”

听着战报,鳌拜面色凝重。

“大明的军队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有火枪有火炮。现在又是能压着吴三桂的军队打了。真的令人不敢相信。难不成是那群葡萄牙人在背后支持了?”

“不,不可能。即便那群蛮夷支持,他们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组建起来一支过万的队伍?”

鳌拜也是视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为蛮夷。

而且,鳌拜对大明军队的数目,算是了如指掌。

毕竟,他此前可是从北边一直将明军赶到缅甸,最后只剩下两千多人。

“大人,这个时候,整个云南都是希望你可以站出来主持大局。”

“我怀疑吴三桂的军队之中出现了内奸,必然是出卖了吴三桂。其中夏国相最可疑。”

鳌拜面前坐着三个人,其中两人都是满人,其中一个是汉人。

三人都是各抒己见。

其中一人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道理的。

毕竟韩信在拿下边关的几座城市之后,就再也没有进攻了。

而是稳扎稳打,这也是因为粮食的短缺,各地的粮食现在都在阿瓦城囤积。

最后,由运粮部队,向各地运输。

“汪傅晨,你对此怎么看?”

鳌拜看向坐在最末尾的人,清廷之所以可以建立,绝大部分的功劳,要归咎到这些汉人的辅佐。

毕竟,他们心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同族。

“大人,我们只是派遣前来督战,如今吴三桂已经被斩杀。而大人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等待朝堂的委派就好。不必节外生枝。”

“那明军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鳌拜心知,明军现在壮大,对于他而言,算是一个有好有坏的消息。

“明军的兵力有限,现在只是攻下边关的几座城池。若我是明军的将领,无非是两个选择。一来是连战连捷,快速攻城略地。毕竟,吴三桂的死亡,必然会让云南的一些旧臣旧将,心生忌惮。望风而降,也是极有可能。”

“二来便是稳打稳扎,现如今可以看出,明军应该是粮草辎重略显不足。”

“不过,臣认为,明军也有可能在等待瀛洲的郑成功。他手中还有几万兵马,若是这个时候,攻击两广地区。那双线作战,我们也不能轻松应对。”

“再者,陛下若是得知此事,索大人等人也会谏言,从两广地区调兵,前来驰援。更是会原地任命大人指挥作战。”

汪傅晨三言两句就把局势讲清楚,鳌拜还是看向他。

“大人,现在还是只需要静观其变,等待朝堂的任命。陛下绝对会依仗你。如今,整个朝堂,也只有大人,有一战之能。”

原本毕竟有个吴三桂,现在只能是剩下鳌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