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二)(1 / 2)

柳青阳脸色变了变,张开口欲言又止。

法号了真的僧人笑了笑:“柳师似乎有些为难,若是觉得不便,不祭也罢。”

虞皇在一旁道:“那青灯已经遗失在地穴中,或许已经不在这方天地。红月就算有灵,也有照不到之处?”

了真和尚摇头笑道:“有求有应,心诚则灵。若是祂不够灵,朝廷就不该为他正名。若是所祭非人,到时候惹出祸来与苍生无益。”

“好了,不必说了,我应下这件事。”柳青阳道。

他答应得如此痛快,倒是让僧道儒有些含糊,心里寻思,莫非这柳青阳有别的依仗。

比如说,那冥火青灯其实有两盏。

关于地穴,大晏朝的修行者也研究了许多。最后得出结论,有些地穴根本不在这世间,地穴入口一旦关闭,再想找回来就难了。

“既然如此,那便一言为定,若是到时候不灵,还望柳师不要翻脸不认账。”了真和尚道。

诸人又商量了一番,时间确定在三日后,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地点就定在皇宫西面的明月庵。

事毕,诸人相继离开。

柳青阳走在最后面,那儒者孟青玉在宫门外慢了一步,好似正等着他一般。

“柳师,我有一事不解,你何苦为这件事忙活,于你有什么好处?”孟青玉问道。

柳青阳看他一眼,道:“老兄,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艺时立下的宏愿。”

听到这句话,孟青玉也忍不住想起往事。

年轻时,他和柳青阳都曾在书院读书,还算是同窗,只是后来自己走了经儒的路子,柳青阳则是走了力儒的路子。

弹指一挥间,青丝变做白首,二人都是白胡子一大把,虽然一同出发,但选择的路却是越来越远。

柳青阳没有等来回答,自顾自言道:“年少时,我们都曾说过,愿提三尺剑,荡尽妖魔,还清白于人世。

一晃许多年,孟兄,这些你还记得吗?”

孟青玉被问得脸色一白,他绞尽脑汁用力地想,最近记忆力衰退,他用了很大力气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可这世间的妖魔,当真除得完嘛,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妖魔共处才是常态。

甚至可以说,这世间以后便是妖魔主导的世界。

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谁还会把十几岁说过的话当真。

等孟青玉回过神时,柳青阳已经迈步而去。他身材高大,穿着宽大的袍子,走起路来脊背挺直。

……

三天不过一弹指,到了第三日正午,众人都聚集在明月庵。

等林妙清和玉漱公主到的时候,见这里已经挤满了人。

钦天监、斩妖司、京城附近的修行门派以及那吃祭品的八家都派了代表来。

虞皇今日也是盛装出席,他还很年轻,不过才四十余岁,身材消瘦,精神矍铄。

明月庵特意收拾出来一个房间,在房间内摆好香案。

那八家已经检查过,屋子里干干净净,并无任何机关。

柳青阳拱拱手,宣布祭祀开始,有人取来四样肉食,分别是鹿肉、鹤肉、虎肉和龟肉。

有太监将四样肉食挂在墙壁上,虞皇独自一人走出房间,将那枚百年内丹放在篮子里,外面盖了一层锦缎。

过了一阵子,他才从房间里出来,所有人都在盯着他。

虞皇并没有在此地久留,便在宦官的伺候下返回皇宫。

“见凡。”

了真道了一声,从他身后走出一人,一身素衣,看年纪不过二十余岁。

了真将一串念珠搁在他手里,道:“你守在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