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深山(2 / 2)

回到乡村,内心真的会有所平静,尤其是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感觉世界都安静下来。

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电影院里工作的人。我同学爸爸就是电影院负责人,她家就住在电影院侧边的家属区,和电影院隔着一堵墙。有一次我在这面墙上发现了一个被杂草掩盖的狗洞,我就游说同学,一起钻狗洞进去看电影了。后来这个狗洞就经常被我钻了。经常提心吊胆坐在角落里看电影,几度哽咽,热泪盈眶,怕人看见,便偷偷用袄袖拭去泪水的小女孩就是我。其实当时年纪小,个子也矮小,只要有大人带着,可以免票进入影院的。只是父母工作繁忙,无暇带我去看电影,钻狗洞去看电影,实属下策。现在的我,依然爱看电影,不同的是,坐在家里的地毯上看。

后来,我又想做一个服装设计师,我家有一台缝纫机。去外地读书前,我的衣服都是我母亲做的。她做的裙子特别好看,有各种各样的花边和飘带,经常被邻居们拿去做样本。

母亲帮我做衣服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母亲从容踩着缝纫机的样子至今仍然在我的脑海里,那达达的声音胜似任何花开的声音。

看到一块美丽的花布在母亲手里变成一件漂亮衣服时,我的眼睛散发着炽热的光芒。那时我立志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并且要穿上独一无二的衣服。

我把家里的布或不要的衣服,自己设计、裁剪,试做各种包包或小裙子,有一次甚至做了一件“旗袍”,只是这个旗袍非常宽大,后来被我当成睡衣了,穿了很长一段时间。

还有,那个小小的书店,我想说,是我们那里最雅致的地方。细长的小院,院中有两排茂盛的梧桐树,秋天的时候特别美,每年秋天,我都要捡一堆金黄的树叶做书签。

也是从那时起,我就尝试写一些东西,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偷偷写了《春泥》寄往《秦剑》杂志,那篇处女作发表,让我把杂志抱在怀里,像疯子一样跳着跑着,心脏咚咚地剧烈地跳,学校的栀子花香得裂开了,我高兴的流出眼泪来,以后也经常领取稿费,只是再也没有高兴成那样了。

就这样,成长的路上一直喜欢文学作品。我喜欢的作家和老师有韩寒、八月长安、严歌苓、三毛、席慕容、蒋勋、康震等,他们的很多作品都一字一字抄下来。成长的路上,正是这些文学作品的存在,用温馨、有爱的故事,给我补上了一堂“爱的教育”,这些陪伴,照亮了我敏感孤独的成长岁月。即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能感到内心富足,精神充实。

回到乡村,过一段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的生活,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我们在茶舍阁楼午休时,就闭门谢客了,透过玻璃,看到经常有游客在红豆杉树下徘徊,久久地不愿离去,她们在好奇,树下怎么会有一个古朴的房子?房子上面挂着“千遇”两个字,谁在这个房子里生活?怎么生活?

千年树下,

你遇见了谁?

谁又遇见了谁?

世上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使你安静和向往。山有自己的节奏,蕴藏着丰富和深奥的游戏。从山脚往山顶走,夏春秋冬依次出现,景致不同,气温也随着高度的变化而截然不同。有时山腰正下着雨,到山顶时却又阳光明媚。山间有晨昏明暗,有四季轮转,有晴雨风霜,平地城市一年才能经历到的时空,在山里,一天就足够了。相比于都市里的生活,山以简单的方式,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也因为纯粹的生活而丰富起来。

风吹叶摇,云动鸟惊,一声牛哞,几声犬吠。

人在千遇茶舍,忘却世间喧哗,切换心态的距离和时间,

将自己的心境清扫干净。

是否,你也想和我一样,在这里,静静地泡茶喝,或者看看书,写写字,或者仅仅是发发呆呢?当你想要找一个隐私性好又无人叨扰的雅致场所,就来千遇吧。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闲寂、幽雅、幽静、共享

都不是用来表示有形状的东西

而是表达一种意境。

茶舍,不仅是一个物质世界,也是一个艺术世界,一个审美和精神世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