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闽时光150(2 / 2)

“玉叶一勺壶中煮,几缕馨香醉心田。”武夷岩茶爽口舒心清香醉人,凝聚了茶农和做茶人的智慧和汗水。制作武夷岩茶要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拣剔、干燥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不能有丝毫懈怠。茶人把每片青叶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只有用心对待,才能让每片青叶变身为冒着热气的缕缕茶香。

茶香岩骨里,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大红袍,武夷山名品,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花香碧水,丹山幽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迷雾沛雨……好茶,应该就在独孤之处。茶是的另一道风景,随处可见一畦畦的茶山,是一部读不完、读不透的茶韵散文集,无处不喝茶,一家又一家。

我们来到岩上茶业,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NP市首批前往武夷山的科技特派员刘国英为我们泡恰好的茶,传授茶文化知识,在荏苒的时光里,用茶里流动的诗意,晕开点点墨韵。

我们走进有百年历史的乾盛源老茶行,一张张黑白照片悬挂在门厅,是清末欧洲人在武夷山拍摄的制茶流程。仿佛黑白照片着了色彩。袁秀华的儿子一见到我们就非常开心,拿出了他珍藏的私茶大红礼袍泡给我们喝,茶香氤氲中,我们听着茶行主人袁秀华讲述老茶行和赤石村茶业史。2019年,乾盛源茶行成为万里茶道首批入驻企业。袁秀华告诉我们,他的梦想就是把这间百年茶行老屋打造成一个沉浸式体验的茶文化博物馆,让每一个来这里的客人,都可以喝到正宗的武夷岩茶,了解到最完整的闽茶文化,让每一个客人在喝茶之后,带着“文化回甘”,将岩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武夷山,茶如禅,制茶人必须悟透每个环节的作用,要有充分的经验。对焙火环节,要融会贯通,张驰有度,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武夷焙火甲天下,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控的。重文火慢炖,是不怕耗时费力费料,炖透炖足,茶汤细腻有层次感,茶香馥郁悠长。一切和谐时,茶如陈酒佳酿能达到浓香,酱香的效果!

武夷岩茶具有“香、清、甘、活”四大特点,其性温而不寒,“岩韵”妙不可言。喝上一泡大红袍,一股独特的“岩骨花香”回旋于口中,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千古绝句给武夷岩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武夷山能喝上仙人所种之茶,心中自然生出“水煮山川韵,茶斟岁月香”的感慨了。

我喜欢福建人,比如我们在网红乡愁的老家,她的奶奶和叔叔总是笑眯眯的,永远怀着热忱,一脸诚恳地喜欢看你、接待着你,仿佛你是久别的故人,无论旧友还是新朋,都是这样烫人的温度。尾声里,总是有一个“昂”,有极其迷人的地方。闽南话我一句听不懂,但听起来总像听歌。

我喜欢岩茶,因了闽地的高山雾重阳光寡淡,那岩骨花香生于绝壁之上,以其特有的天姿让人倾倒。翠色袭人,一片沉溺。茶香在唇齿间游离,几次啜吸,香韵在唇齿间充分激荡。荡气回肠,这个词真好,它能大致说出我的感受。范仲淹曾形容岩茶香: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到底需要多少词汇,才能把岩茶的香比得出一二?

芬芳馥郁的武夷岩茶,其香味有来自茶品种自身固有的香气,也有茶树吸纳环境气息而凝聚的香气,还有茶叶在后期制作时用工艺手段弥补的香气,被称之为“茶味三香”,只要细细品饮,你的身心都会有惊喜的收获。茶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对茶交心,如人之初见第一份坦诚生活。

茶如人生,品茶就是品人生。茶因人而异,人让茶重生。我们对茶的感悟,更多来自人。繁华落尽,平淡是真。既品得了繁华,也品得了平淡,一定是真爱了。

人生苦短,用美好的一切消磨时光,也许人间才值得。

入闽的时光,是静默无声,绵密而妥帖的好时光。

人间烟火和山川河流,永远吸引着我,步履不停啊。愿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穿在身上。做一个心里有光的人,勇敢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