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清日长136(1 / 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风土记》有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端阳节”。

端午节源远流长,既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也是陆游诗中“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的山野情怀,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中国人的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JX省,YC市,袁州区,洪江镇,塘佳山村,这个原始古村的古宅、古桥、古树、古道,瀑布、美食、茶香,炊烟,总有一样,能沁入你的心田,让你魂牵梦萦。村子被远远近近的山包围着,远山宜秋,近山宜春,高山宜雪,平山宜月,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风清云淡的美。端午节这天,我们又回村了。

我们来到溪边,菖蒲和艾草长得茂密葱郁,我们采了一捆菖蒲和艾草回家,一部分挂在门框,一部分用来插花。

和村民们一起过端午节,吃着粽子,喝着茶,聊着家常。

在塘佳山村,家家户户一直有采茶、制茶、喝茶的传统。浓浓茶香让我们和村民们一起,泡出端午的别样节味。端午喝茶源上溯於春秋战国时期,每逢端午佳节,百姓上山採選百草,晾匿家中常年备饮,以防病健身,美容养颜,防暑解渴,驱邪避岁,后來人们将此茶直呼为“端午茶”。

在山谷,每个人可以恢复到最自然的状态,以生命对生命的平等,发掘诗意的部分。

从村子里远眺,青云栈道上的卧佛悠然,我们在古树下,以一杯茶水,纳入天光山影。林海之围,凭松风启茗,且停一停吧,一会儿再走。

端午节在我的记忆里是非常美好的。我从小在河边长大,每年夏天,我都会跑过高高的堤坝,跳入河中游泳。河边有浣纱的姑婶们,还有洗菜的婆婆们。端午节这天特别热闹,河两岸的七八个村子举办一年一度的龙舟赛,男人们从祠堂里请出龙舟,分成两排,抬起龙舟,迈着雄纠纠的步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笑容,小孩子们一路追随,来到河边,龙舟下水,先预热一番吧,敲锣的、打鼓的、掌舵的、还有划浆的,每个壮汉都不遗余力,全力以赴,龙舟上的勇士们在河里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穿梭不已。

我在旁边看着,趁船靠岸休憩时,我也跃跃欲试,两只手扒在船沿上,想撑上船去划浆,可是大人们说女孩子不能上船,至于为什么不能上船,他们也没说。后来趁大家不注意,我还是偷偷上船体验了一下,只是船被停泊了,也不能划动,只能作罢。

就此别过,看那些在岸上追着龙舟跑,扯着嗓子叫加油的孩童们,也是一道生动的风景,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姨妈嫁在岸边的胡家,如果她在人群中看到我,就会亲热地拉着我的手,给我几个粽子,或几个皮蛋,还有给我20元钱,这场景至今想起,依然温暖如初。

每个孩子都像村边的那棵树一样,自由生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五月的风,吹在脸上,非常舒服,有时会走得极快,可以听得到风中自己的脚步。我们挎着竹篮,去菜园摘菜,野蔷薇依旧盛开,抚摸时刺出了我的血……月光白的衫子,有糯米香的茶,很多光阴要一个人一寸寸去度量。

山中日月长,这山泉流个不停,这空气依然清新,这衣裳依旧飘飘,那薄暮时分,树洞里有蟾蜍亮烈的叫着。虽然亮烈,仍然安静到以为是禅的境地——几棵大树围绕在土房子周围,“彤管杨修”的进士牌匾,木制的桌椅,远方的山,远方的人,近处的心……一下午都在下雨。初夏的雨撩人啊,不计成本的销魂。

来啊,喝一杯,为这嚣张气焰美得难过的初夏和雨。

这是个奢侈的季节,特别是在明月山半山腰的这个小村落,在两千年的红豆杉树下,每一寸的光阴都那么安静,那么珍贵,在这里,时光也许真是用来雕刻的,闪亮的刀子,一片片削走风花雪月,削走一地鸡毛,雕刻的何止是时光?也是心吧,一刀刀下去,雕出刻骨铭心的想念,刻出韶华光阴中最不能忘记的样子。

申时,村里突然停电,无妨,我们有红烛,此刻,正好秉烛而读,无事即安,透过窗幔,沏一壶清茶,慢慢地沏,袅袅轻烟里,读一本书,想一个人,慢慢地将心思折叠成一抹或浓或淡的云烟,任优雅静静地飞走于眉间,安稳地将心分成了两半,一半来浅喜,一半来深爱。相信,但闻人语响的深情,无论何时,都是岁月不老的传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