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97节(1 / 2)

  而在这几张桌子的旁边,则是数个告示牌,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的物资,每一样物资的后面则是相应的数字。

  而在这些告示牌的最上面,则写着“缅甸战事紧缺物资明细”的字样。

  “我李喜乐虽然是一介商贾,但却也不敢忘却国忧,时值国朝与英夷在缅甸大战,我等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是却可以捐钱捐物,用我们手中的钱粮支援国朝!”

  “我这里有一份物资清单,上面是前线消耗数量较大的物资,以及目前紧缺的大致数量。在座的诸位都是心系国朝的栋梁商贾,此番便是邀请诸位认购这些物资,或者是捐钱、或者是直接捐献这些物资。”

  “我李喜乐不才,自告奋勇将诸位捐献的钱粮物资捐献给朝廷。诸位各自捐献了什么,又捐献了多少,我李喜乐都会一一记录在账本之中,一并向朝廷进献!”

  一名福州城本地的海商当即大声说道:“好啊!有李大掌柜牵总,此事一定办得漂亮!”

  说完,这名福州海商便高声说道:“我常年走福建-日本国这条海路,我能采购到一定数量的硫磺,所以此番我捐献硫磺五百斤、木炭一千三百斤,另外我再捐献九百银币充作军饷!”

  “好!”

  “严爷豪气!”

  周围不少商贾都是大声称赞。

  随后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我有几家工坊,可以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加班加点生产棉纱,为前线受伤将士疗伤之用。李大掌柜给我十七天的时间,我动员手下的工坊,为前线捐献棉纱两千斤,另外再捐献粮食八千斤!”

  “刘掌柜真乃爱国豪杰!”

  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我是开酒坊的,我捐献一万两千斤高度烧锅酒!”

  “我是粮商,我直接捐献粮食七千石!”

  “我是畜牧商,我捐献马匹一百二十匹、骆驼五十匹!”

  “我捐钱,三百银币!”

  一时间福顺楼的大堂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李喜乐手下的伙计笔下生风的记录着,将众人的捐献一一记录下来。

  没过多久,李喜乐就筹集到粮食五万八千九百多石、钱财十三万六千七百多银币,其余各类布匹、硫磺、木炭、铁料、高度酒、马匹牲畜等各种紧缺物资数量巨大。

  随后这些商贾一一与李喜乐签订了契约,各自称诺期限将捐献的物资运送到福州城外的港口仓库内,届时由李喜乐出面与东南都督府接洽。

  一切手续完成之后,李喜乐心中畅快,再次端起酒杯,笑着与众人说道:“好!今日我与诸位虽然是商贾,但却是大义在前,朝廷会记住我等的忠义,前线将士会记住我等的支援,百姓也会记住我等的义举!”

  “来,为了国朝,请诸位与我一同举杯,咱们一同预祝国朝大军旗开得胜!”

  “为国朝贺!为前线将士贺!”

  众人纷纷举杯,高声喊道:“为国朝贺!为前线将士贺!”

  到了崇祯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一众商贾称诺捐献的物资全部运送到位,李喜乐带人清点之后,便将仓库就地封存,然后召集了一众商贾的十几名代表,带上了捐献物资的清单,以及捐献商贾的名单,来到了东南都督府。

  此时的东南都督郑成功已经回到了福州城,在收复台湾岛之后,郑成功的官职虽然没有升迁,但是郑成功的爵位从琅琊郡公升迁为琅琊国公,并且册封武散阶为从一品荣禄大夫、武勋册封为从一品柱国,可谓是显赫非常了。

  当李喜乐率领众人拜见郑成功的时候,众人都激动至极,毕竟见到了收复台湾的大英雄,此时众人全都毕恭毕敬的行礼。

  但是郑成功却并没有什么架子,得知了众人的来意之后,便大笑着招呼众人入座,根本没有身为都督的架子,而是与众人聊了起来,询问了众人经商的趣事,并且询问众人有没有什么困难。

  见到郑成功如此平易近人,李喜乐众人都非常感激,国朝有如此栋梁,何愁华夏不兴?

  随后郑成功见到了这份捐献的物资清单,以及捐献物资的商贾名单,感慨的说道:“有诸位义士在,何愁英夷不败!”

  郑成功收起了两份册子,然后说道:“请诸位放心,这些物资会一厘不差的运送到前线,送到前线将士的手中。同时,本督也会如实向朝廷奏报诸位的义举,将来本督会尽所能为诸位争取朝廷嘉奖!”

  李喜乐代表众人说道:“我等只是做了大明子民应该做的而已,不敢奢求朝廷嘉奖,只是希望朝廷天兵大胜,希望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我大明恩威广播四海,我炎汉龙威遍布四方!”

  “好,说得好!”

  郑成功看着款款而谈的李喜乐,赞许的说道:“说得好,本督早年也曾涉猎过商贾之道,李掌柜有如此才干,当真是少见,也很是难得。”

  关于郑家的情况,李喜乐等商贾自然是有所耳闻的,当年的郑三官可谓是名震四海的,所以能够得到郑成功的称赞,李喜乐的心中已经笑开了花,这已经是比任何嘉奖都要重的。

  随后郑成功拿出了一枚印章,说道:“这是我的私人印章,今日我送给你。今后你李掌柜本人,或者是后人、家人,只要是有需要,都可以拿着这枚印章到都督府来,或者是到京城找我父亲-当今的海军部尚书,都可以在不违反大明律的基础上,得到帮助!”

  李喜乐闻言可谓是又惊又喜,其余商贾也是羡慕不已。李喜乐恭敬的上前结果印章,行礼谢过之后,小心翼翼的贴身收好。

  次日,郑成功在李喜乐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福州城外港口的仓库,见到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郑成功很是满意,当场向众人出示了自己写给朝廷的奏章:“本督已经将诸位的义举写成奏章,今日便派人送往京城,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会下来!”

  众商贾顿时欢呼不已,而李喜乐也长出了一口气,此番福州城之行,自己不但干了一件大事,而且还结交的了东南都督郑成功,可谓是收获巨大,接下来的行程,李喜乐更加充满了信心。

第八百六十五章 番外篇:大明商贾(三)

  崇祯二十八年六月十三日,吕宋马尼拉。

  李喜乐的船队抵达了马尼拉城以北的港口,此时的马尼拉城已经非常繁盛,是大明本土以南最繁盛的城市,南来北往的船队,各国的商贾,大多都会在这里停留交汇。

  李喜乐也是第一次来到吕宋这边,南洋的异域风光,各种肤色人群、操着各种语言的商贾都在这里可以看到,李喜乐招呼一众手下开始装卸货物,并且留下四十个日本护卫在港口这边警戒,自己则带着二十个日本护卫先一步进城。

  一路上李喜乐饶有兴致的看着沿途的景象,哪里都是那么的新奇,特别是还能在路上看到不少的昆仑奴。

  那些昆仑奴都是葡萄牙商贾和西班牙商贾远渡重洋运来的,准备在吕宋这边中转一下,然后再运往此时的南美洲去。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昆仑奴开始明里暗里的在吕宋各地扩散出去,一些已经定居在吕宋的大明商贾也喜欢购买这些昆仑奴。

  那些身强力壮的昆仑奴容易驯服、价格低廉,虽然脑力不太够用,教授什么技能都要学习很久,并且也有好吃懒做等天生的恶习,但是只要皮鞭、棍棒到位,那些昆仑奴还是能够干不少重活的。

  并且大明商贾秉承着华夏对牲畜特有的“技能”,对购买回来的昆仑奴普遍都要进行阉割,这就很大程度减弱了昆仑奴的攻击性。

  那些葡萄牙商贾、西班牙商贾就很惊讶,因为大明商贾买去的昆仑奴全都非常温顺,与自己手中动辄暴乱的昆仑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得称赞大明帝国训练手段之高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