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80节(1 / 2)

  “请管事帮我!”

  此时在皇明商贸商社的商贸行内,李喜乐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不断磕头的高岛津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不必做到这种地步的,之前有你检举荷兰细作的功劳在,有在商贸行工作的经历在,多干几年也是有机会获得归化身份的,何必去战场上拼死拼活?”

  高岛津跪在李喜乐面前不是为了别的,是想求李喜乐帮忙举荐自己进入日本仆从军中,想要去岭北都护府为大明征战,以换取尽早归化的机会。

  如今随着日本天王下令征召三万新兵,为大明帝国征战岭北都护府,并且发布了大明帝国开具的条件,那就是可以凭借战功来换取积分,只要有了足够的积分便可以直接兑换归化身份。

  这样的条件对于此时的日本人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虽然大明帝国对于其余各族人归化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西域以西的各部、草原各个小部落等归化的积分就非常低,,朝鲜人归化的积分多一些,但是也不算离谱,但是蒙古人、残存的满人和日本人的归化积分就高得吓人。

  如果说西域以西的各部、草原各个小部落百姓归化的积分需要五分的话,朝鲜人的归化积分也就是十分左右,而蒙古人、残存的满人和日本人就要高达至少一百!

  这其中满人和日本人的积分还要高一些,按照这个分值,高岛津即便有之前的立功表现,有在商贸行的辛勤劳作,想要攒够这些积分,至少也需要数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行。

  高岛津还想着得到大明的归化身份之后,去游历大明的辽阔疆域,可不想得到归化身份后,自己已经是个半老头子了。

  “恳请管事看在属下任劳任怨的份上,帮我这一回!”

  高岛津再次磕头说道:“这次参战,是我向大明效忠的机会,也是我个人的一个机会,哪怕为了大明战死在岭北都护府,心中也是幸福的,还请管事成全!”

  李喜乐虽然只是商社的管事,但是在日本国内,大明人便有着超然的地位,更不用说李喜乐与江户城内的驻守将领范浩然有私交,如果想塞个人到仆从军中,还真就是李喜乐一句话的事情。

  要知道此时日本国各地为了争抢这三万个新兵名额,不但民间的浪人、百姓已经打破头在争抢了,就连各地的大名、藩主家中子弟也是忙于托关系,就是想抢到一个参加仆从军的名额,以便凭借军功获得归化积分。

  甚至在日本国的民间已经有了一个说法:宁愿在大明当乞丐要饭,也不愿意在日本国内当富豪!

  此时李喜乐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了,那我就帮你一回。只不过此番你到岭北都护府参战,可以说是生死难料,你家中可要料理好了。”

  高岛津家中父母尚在,也只有自己一个儿子而已,此时高岛津双眼赤红,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断的向李喜乐磕头致谢。

  当日,李喜乐便带着一些礼物去了城中的游击将军府邸,向游击将军范浩然讨要一个仆从军的名额。

  “是他啊!”

  此时范浩然对于高岛津还有些影响,随即说道:“也罢,我跟这个人也算是故人,上次抓获荷兰细作的事情,他也是出了力的,这次既然想去,就成全他一回,希望他还能活着回来。”

  说完,范浩然便叫来部下,当着李喜乐的面,就在正堂上办好了手续,随后将一个仆从军的腰牌,以及一份征召的令函递给了李喜乐,说道:“将这些交给高岛津,让他明日正午时分前,到城中军营报到。”

  “谢将军了!”

  “哈哈!”

  范浩然笑着说道:“你我之间就不用这么客套了,咱们都是朋友,这也是顺手而为的事情。”

  随后范浩然又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下一批货物什么时候到?我军中还差了一些御寒衣物呢。”

  李喜乐说道:“要是顺风顺水的话,四天之内就应该能到了,这批货单是我亲自办的,只要商船靠岸,我便在第一时间将御寒衣物运过来,将军放心。”

  “哈哈,那就好,有劳兄弟了!”

  当李喜乐回到商贸行的时候,高岛津已经在门口站着等候许久了,见面的时候还是满脸紧张。

  “进去说吧。”

  “是。”

  二人进入屋内,李喜乐便将腰牌和令函递给了过去,高岛津顿时喜笑颜开,直接跪下又是一顿磕头。

  李喜乐招呼高岛津起来,说道:“明天中午之前到军营报到,今天晚上你就回家安顿一下吧,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高岛津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心中泛起浓浓的离别之愁。

  “你走后,家里我会时常派人去照顾的,不用担心。到了战场上只管奋勇杀敌,为大明,也为你自己血战到底!”

  “是!”

  待到送走了激动不已的高岛津,李喜乐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担忧:“照这个动静看,瀚海都护府的兵马应该也参战了,就不知道二哥现在如何了,会不会有危险啊!”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举国助战

  崇祯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瀚海都护府,净州城。

  此时北方罗刹国大举入侵岭北都护府,而东南沿海方向,大明将士正在与荷兰人争夺台湾岛,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援军正在纷纷出动,一时间大明面临南北两个方向的夹击,而且对手还是欧人强军,这种局面不但超出了许多读书人和朝中官吏的预料,甚至刘衍也没有提前料到这种局面,这种“三千年未有之局面”!

  不过与当年大明面临满清和流贼两线夹击的时候不同,此时的大明帝国自下而上虽然很诧异,也很愤怒,但是却并没有太多的惊慌,甚至大明各地依然是欣欣向荣,如果不是通过官府张贴的公告,或者是各方透露出来的消息,寻常都看不出此时大明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了。

  这一天,老李照常在街上闲逛,自从二儿子李富贵随军出征之后,老李的心中就始终放不下,毕竟此番明军将士对阵的是罗刹国大军,据说这些罗刹人也装备着非常精良,且数量众多的火器,决不是好打的。

  但是担心归担心,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所以老李也只能压住心中的担忧,日复一日的在这净州城内生活着。

  忽然,老李看到前面的一处热闹所在,那是一处街角,老李看到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正站在高处,大声向周围的人群说着什么,而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则是不时发出阵阵欢呼声,或是愤怒的叫喊声。

  老李脚下加快了几步,来到人群外围,这才听清楚那书生说的话:

  “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

  “拿鼓板,坐长街,高声大唱;尊一声,众同胞,细听端详:我中华,论方里,四千万,寰宇无比;论人口,一万万,天下谁当?论物产,本是个,取之不尽;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五千年,我汉人,开基始祖;名黄帝,自西北,一统中央......。元鞑子,比金贼,更加凶狠;先灭金,后灭宋,锋不可当。杀汉人,不计数,好比瓜果;有一件,俺说起,就要断肠。攻常州,将人膏,燃做灯亮;这残忍,想一想,好不凄凉!”

  “恶满洲,侵华夏,就是此策;范文程,孔有德,为虎作伥。转瞬间,西洋人,来扰边疆;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荷兰人,取台湾,再图福建;西班牙,也想要,割土分疆!”

  老李在旁边听得入神,即便自己已经年老,可是听得那书生的话,也是感到热血沸腾,跟着周围人群不断叫好。

  片刻之后,那书生吟唱完毕,大声说道:“如今欧人各国接踵踏来,为的什么?无非就如同之前的满清鞑子一般,要蚕食我华夏疆土,要奴役我炎黄子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