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34节(1 / 2)

  财政部尚书岳明也是怒声说道:“真是想不到,日本人和那些白皮狒狒如此狂妄!既然他们找死,那我大明就成人之美。阁老,我财政部可以再筹集四百万银币,交给海军部建造战舰,或者是拿给国防部、装备部,一定要让日本人和白皮狒狒不得好死!”

  刘衍没想到,众人之中最好战的竟然是这位财神爷。

  最后在会议之中,刘衍牵头定下了未来一年全力发展海军,军情部主攻日本及南洋两个方向的策略。

  只是等到众人散会离开后,刘衍则一个人开始思索起来:“如今的南洋可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其中还夹杂着经济问题。大明要想在世界之中长盛不衰,就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是后世满清闭关锁国的套路,这不行!”

  “现在葡萄牙人已经打通了濠境澳(澳门)——果阿(在印度)——里斯本(美洲)的航线,负责生丝、丝织品贸易。西班牙人打通了福建——菲律宾——美洲航线。”

  “虽然大明也在这两条航线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丝绸、瓷器等货物输往海外,同时美洲的白银也不断流入中国。但是这两条贸易线的大头都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吃掉了,大明看似收入巨大,但只是因为货物数量庞大导致的,单笔利润并不高,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于是刘衍在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要想实现,就必须有一个前提:“先要在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之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对手,将其暴揍一顿!”

  “那么,这次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异动,也许会是一个契机。”

第七百六十八章 发展海军

  海军都督施大瑄在天津卫简单视察了北洋舰队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南下福州城,准备视察东洋舰队的情况。

  如今海军部在沿海各处一共修建了三处大型造船基地,一处是在灵山卫,主要供应北洋舰队,一处是在福州,主要是供应东洋舰队,一处是在泉州,主要供应南洋舰队。

  所以这次前往福州城,施大瑄除了视察东洋舰队的情况外,还要就近视察福州、泉州两处造船基地。

  在离开天津卫的时候,郑芝龙已经派人将海军部下一阶段的战舰订单送来,施大瑄正好一并前往福州造船厂、泉州造船厂的时候,给这两处直接下达订单。

  十一月十一日,此时的这个“双十一”非常的寒冷,施大瑄也是在这一天抵达了福州城。

  施大瑄进城之后先是前往城内的都督府,拜见了东南都督府都督郑成功,虽然施大瑄是海军都督,在官职上与郑成功平级,但是原先少主之情谊在里面,自然少不了一番拜见的。

  然后施大瑄便没有在城内逗留,而是立即前往了城外的海军基地。

  按照朝廷的兵制,郑成功虽然是大明东南都督府都督,但是只能节制辖区内的陆军各部兵马,海军与陆军是两条平行的管辖机制,所以驻扎在福州城外的东洋舰队是不归郑成功管的,郑成功也无权干预,所以郑成功也没有参与到视察东洋舰队的事务中,甚至都没陪同前往城外海军基地。

  此时在福州城外东面,已经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海军基地”,不但有大量的栈桥供战舰停靠,还修建了城墙,里面也有专门用来为东洋舰队官兵服务的各种设施。

  如今的海军基地中,不但有各式的店铺,有修缮海军战舰的工匠,还有各种作坊,甚至可以就近铸造火炮和火铳。这处基地不但是一座巨大的海军兵营,更是一处产量可观的军工厂,可以让东洋舰队就近获得足够的兵备补给。

  当施大瑄赶到这里的时候,东洋舰队总兵官杨耿带着一众舰队将领已经提前收到命令,正在基地大门外迎接。

  众人见面之后少不了一阵寒暄,随后杨耿等人便簇拥着施大瑄进入海军基地,施大瑄直接便询问起新式战舰的建造之事。

  此时关于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的战舰样式,大明海军各部将领已经非常熟悉,甚至此时在海军基地内,就有几个投靠过来的葡萄牙工匠。

  此时的西方战舰大多建有船楼,船楼是耸立于船首(艏楼)或船尾(艉楼)的上层建筑,这些建筑和真正的城楼一样,船楼在海战中能用作攻击或防御的制高点。这一点与华夏的楼船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在西方战舰上,还分有数层炮甲板,尽可能多的搭载火炮,以增加战舰的火力输出。

  同时西方战舰的主帆搭在水平的帆桁上,帆桁也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由转帆索控制绕桅杆转动,转帆索以帆桁末端的百折环与帆桁连接。

  如今的大明三大舰队已经基本上对战舰完成了革新,使用的战舰全都是这几年建造的新式战舰了,不但全部换上了软风帆,还在战舰上加上了第二枝桅杆,并且装上一面三角帆,称为后桅帆。

  这种新设的帆装有助于操船,并且使船在逆风中抢风航行时多多少少容易了些,这就弥补了大明水手操控软风帆能力欠缺的缺点。

  施大瑄也曾在皇明军事学院进修过,按照军事学院教授的知识来看,如今西方的海军战术已经逐步从接舷战和登船战发展到长距离的炮战,此时西方的战舰已经开始尝试排成一条线性战线,集中火炮发挥威力,以便重创对手。

  这就要求海军的战舰需要更结实的船体和威力更大的炮火,更稳定的载台。这也是西方人的战舰越造越大,搭载的火炮数量比大明海军战舰多的原因。

  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施大瑄也一直在推行新式海战战术,特别是海军各部战舰的“战列线”操控,更是成了海军各部将士必修的重要科目。

  “都督,如今按照海军部下发的《战舰等级划分条例》,东洋舰队有战列舰三艘、主力炮舰十艘、普通炮舰二十艘、爆破战舰二十艘。”

  《战舰等级划分条例》是一年多以前海军部下发的,主要是对大明海军所有战舰进行了划分。

  战列舰必须有四十门火炮以上,三层火炮甲板,这一级的战舰以华夏历代的帝王为舰名。

  炮舰分为主力炮舰和普通炮舰两类,主力炮舰必须有二十门以上火炮,两层火炮甲板。而普通炮舰为十门火炮、单层火炮甲板。

  其中主力炮舰以大明各府命名,普通炮舰以大明各州命名。

  至于爆破战舰,则是一种自杀战舰,是从原先最小号舢板的基础上改良的,突出高速度,在战舰上搭载大量的震天雷和火罐等武器,在海战中用来突入敌舰队近处引爆。

  爆破战舰以大明各地县城命名。

  众人抵达东洋舰队基地后,先是巡视了停靠在港口的战舰,特别是那三艘战列舰,更是施大瑄视察的重点。

  众人登上了东洋舰队的旗舰“唐高宗”号,然后对总兵官杨耿强调了“战列线”战法的重要性,现在即便是西方海军也还没有发展处成熟的战列线战法,施大瑄也准备让大明的海军走在那些白皮狒狒的前面去!

  如今大明的战舰为了能带很多火炮,以至于新式战舰吃水很~深,这样的战舰在较高的海浪中仍然能提供较好的火力载台。

  施大瑄在巡视了一番之后,对东洋舰队的情况非常满意,随后施大瑄又去了福州城外的造船厂,这里有四个船坞,此时都有战舰在建造之中,其中战列舰两艘、主力炮舰两艘,这四艘战舰已经基本上快要完工了,只剩下一些船帆、缆绳,以及一些零碎装备正在安装之中。

  看到东洋舰队这边如此高效的建造战舰,现在施大瑄唯一担心的,便是水手和火炮的数量跟不上海军发展的速度。

  “基地内的火器工坊产量如何,火炮的铸造能不能跟上来?”

  杨耿说道:“都督放心,现在东洋舰队所需的火炮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武库内还有一百八十门备用火炮,不用为此担心。”

  “嗯。”

  施大瑄这才放下心来,随后便将一封公文递给了杨耿,说道:“这是海军部分配给东洋舰队的战舰份额,一年之内,十五艘战列舰、十五艘主力炮舰、二十艘普通炮舰,以及四十艘爆破战舰。”

  “你这个总兵官身上的担子可是很重了,不但要在一年之内督促造船厂完成这些战舰的建造,还要招募、训练相关水手,要铸造这些战舰所需的火炮等等。现在你给我一句话,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

  杨耿此时心中大喜,这可意味着东洋舰队的实力要在一年之后翻一倍还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