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99节(1 / 2)

  这下众人都眉头紧锁,看来这个固始汗不但有实力,而且还非常的狡猾,保存实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副都督郭荣说道:“阁老,既然固始汗图鲁拜琥已经率军撤退了,就说明其没有胆量与我军对战,西南战场至此可以结束了,不如在西南方向留下部分兵力看守,然后调集西南方向的主力北上,参与西域作战。如此,可以加速西域战事的进程,减少粮道的道路,为朝廷节省不少的军资。”

  此话一出,众人都分成两方,有人赞同郭荣,也有人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一旦固始汗图鲁拜琥再次率军折返杀来,那西南方向的局面就太危险了。

  刘衍听了众人的意见之后,也沉思了许久,然后说道:“诸位都听说过防秋吗?”

  “防秋?”

  “防秋!”

  “是的,防秋!”

  刘衍正色说道:“大唐末年,吐蕃便时常出兵袭击陇西、长安等地,为了防备吐蕃不定时的袭击,大唐每到秋季便会调集兵马驻防到西海一带,防备吐蕃的袭击……”

  随后刘衍便给众人说起了唐代的防秋制度:

  在安史之乱中,当年唐廷为了平定叛乱,将河西陇右边军主力内撤,放弃了继续打击吐蕃的方略,而吐蕃则趁机蚕食唐之领土,河西、陇右尽陷于吐蕃之手。

  当时唐与吐蕃以泾、陇、灵、宁等州为界,边境线与京城长安的距离,远者不过千里,近者才数百里。长安城已经处在吐蕃铁骑的直接威胁之下。

  针对这种严重的局势,唐王朝开始积极调整部署,调集全国各镇的力量,充实西北的防务。防秋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皆河南、江淮诸镇之军也,更番往来,疲于戍役。”

  《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也云“西北边岁调河南江淮兵,谓之防秋”。

  其实参与防秋的不止河南、江淮兵,河北等割据型方镇有时也在被征调之列。

  《唐大诏令集》、《命诸道平籴敕》云:大历元年(766年)正月,应诸道每岁皆有防秋兵马,其淮南四千人,浙(淮)西三千人,魏博四千人,昭义二千人,成德三千人,山南东道三千人,荆南二千人,湖南三千人,山南西道二千人,剑南西川三千人,剑南东川三千人,鄂岳一千五百人,宣歙三千人,福建一千五百人。

  另外,刘衍还提到了防冬,就是在防秋之后,唐廷还要防冬,即防御南诏。

  这是因为吐蕃主要在秋季进攻,而南诏主要选在冬季。南诏位于唐之西南,文宗大和年间后也开始构成边患。由于南方炎瘴严重,到冬季则轻些,因此南昭主要利用冬季对唐发动攻势。

  唐向来在西南地区驻兵很少,防御力量很薄弱,为抵御南诏势必调动其他诸镇的兵力。河北藩镇军队也被征调防冬。

  唐末高宗敏任桂州卢龙军散兵马使充讨击使,即是幽州镇派遣军队参与防冬,驻防桂州。

  说完这些之后,刘衍严肃的对众人问道:“诸位想一想,所谓的防秋和防冬对于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副都督陈玉景说道:“属下以为,对于大唐来说,防秋和防冬就意味着耻辱!”

  “没错,就是耻辱!”

  刘衍大声说道:“巍巍大唐,天睥万国!可是到了晚唐时期,大唐已经失去了对外开拓的实力,只能在每年秋冬时节部署兵马被迫防御,说白了就是每年都要被胡人打上门来,被动挨打、无可奈何!”

  “大唐,是我汉家子孙心中永远的寄托,是每一个汉家子孙心中最为辉煌的盛世和巅峰!可就是这样的大唐,竟然也要防秋、防冬。每每想来,本公心中就感到一阵刺痛,这便是耻辱,是每一个汉家子孙的耻辱!”

  刘衍的目光扫过之后众人,说道:“固始汗图鲁拜琥的确已经撤军了,可是其手中还有三十万大军,还占据着乌斯藏和朵甘思都司故地,其实力已经超过了叶尔羌汗国,对我大明的威胁更是位于第一位的。”

  “对于这样的敌人,我大明将士从来不能被动挨打,只能主动出击!”

  刘衍随即指着舆图对众人说道:“在西南战场上,我军在集结兵力之后,只要钱粮物资能够供应得上,就要主动出击,即便不能在此战收复乌斯藏和朵甘思都司故地,也要重击固始汗图鲁拜琥部。对于胡人而言,从来就没有礼义廉耻,他们不会懂得恩义,只懂得战刀和快马,只有打疼他们,才能够让胡人安分下来,没有第二条路!”

  此时众人听了刘衍的一番话,不禁纷纷动容。

  是啊,大唐为何防秋、防冬?就是因为晚唐时候已经失去了对外进取的能力,只能被动挨打,这可是大唐啊!

  而今日,众人手握数十万精锐大军,又怎能忍受胡人的袭扰,怎能坐等胡人打上门来?

  “打!”

  都督韩秦大声吼道:“阁老说得对,打,打到那个什么固始汗请降,打到他全军覆没,直到收回乌斯藏和朵甘思都司!”

  众人也纷纷赞同,刘衍随即当场拟令:命令西南都督魏汉率军出击,集结西南战场的全部兵力对固始汗图鲁拜琥部展开追击。

  同时刘衍也在命令中明确,此战不求都督魏汉能够率军拿下乌斯藏、朵甘思都司故地,但至少也要打疼固始汗图鲁拜琥,让其在短时间内不敢来犯。

  送出了这道军令之后,刘衍随即对众人说道:“本公决定:明日大军向西进发,沿着西海沿岸向沙柳河东岸进发,逼迫鞑靼土默特部与我军决战!”

  在刘衍看来,此战的关键只有一点,那就是各个击破!

  在叶尔羌汗国主力抵达战场之前,先一步将鞑靼土默特部的兵力歼灭,同时以一部兵力,也就是都督沈拓率领的国防军第五军将士在嘉峪关牵制吐鲁番部兵力,然后再相继歼灭叶尔羌汗国主力和吐鲁番部兵力。

  次日一早,刘衍率部继续向北进发,明军各部将士浩浩荡荡沿着西海进发,声势浩大,大批夜不收将士策马狂奔而出,将大批的鞑靼土默特部斥候驱赶向西北方向不提。

  数日之后,都督魏汉收到了刘衍派人送来的军令,当即下令西南战场上的各部抵达预定地点,随后便下令两日后全军进入朵甘思都司故地,兵分东、南两路追击固始汗图鲁拜琥部兵马。

第七百一十七章 山高林密

  六月二十一日,刘衍的回复命令送到了都督魏汉军前,魏汉当即召集副都督鲍羌、四川总兵官马祥麟议事。

  此时云南总兵官沐天波、广西总兵官李岩已经率部抵达了雅州临关,并且送来书信言明二人已经做好北上进攻的准备。

  于是魏汉在中军大帐内当即说道:“阁老有令:命我等率军继续追击固始汗所部,如今我军兵分两路已经完成了部署,大军的钱粮、兵备补给也非常充足,后方粮道畅通,正是率军追击的好时机。”

  “本督命令:大军两日之后从保县、镇安关出发,向西杀奔大金川、小金川一带,各部夜不收搜索敌军踪迹。”

  “立即命令总兵官沐天波、总兵官李岩部,命其二人率军北上进入小金川以南地带,与我军在小金川汇合后,合兵一处向西进发!”

  因为之前各部夜不收曾在大金川、小金川一带探查到固始汗图鲁拜琥部的踪迹,所以两路大军如果能在大金川、小金川截住敌军,便直接与之决战,并不惜代价重击敌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