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70节(1 / 2)

  李倧顿时被吓住,急忙说道:“不可啊!我朝鲜始终视大明为父母,岂有父母扼杀子女的道理?还请天使代为周旋,我朝鲜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高弘图只是做为难状,李倧苦苦哀求了好一会,金自点带着不少大臣也从旁说好话,高弘图才勉强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看王上的诚意了,本官也好向阁老回复!”

  “小王自然是有诚意的,就不知道这诚意要做到什么程度?”

  一个时辰之后,高弘图和来东心满意足的走出了皇宫,经过二人的“努力”,最终朝鲜国王李倧认下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一百六十五万石粮食的“赔款”。

  而且这些钱粮将分三批,在两个月之内囤积到义州城,届时由高弘图带着明军将士前去接收。

  “哈哈!”

  当来东率部护送高弘图踏上回程的时候,开心的大笑起来,对高弘图说道:“高大人真是不同凡响,在末将看来,此番出使,颇有当年傅介子的风范!”

  高弘图苦笑着说道:“我哪里敢于先贤相提并论?此番别看我很是镇定,可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要是那李倧再坚持一下,我可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是大地主

  瀚海都护府,净州。

  此地名为净州,在大同府以北两百三十里,是瀚海都护府最南端的一处州城,也是一处由朝廷兴建的新城池。

  此时在净州城外,老李带着二儿子李富贵、三儿子李喜乐赶着一辆马车,沿着刚刚开辟了地基的官道,来到了城外的十里亭。

  在马车上,老李不满的说道:“咱们爷仨留在铧山东村多好,有地有房,家中也有存粮,那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啊,村里谁不羡慕咱们家?如今为何非要来到这关外草原讨生活!”

  虽然老李满心的不情愿,但是二儿子李富贵却兴奋的说道:“爹!如今这是国朝的瀚海都护府,开垦这里,是朝廷的号召,咱们跟着朝廷的号召走,难道还能有错?”

  三儿子李喜乐也说道:“是啊,朝廷有那么多的优惠政策,按照朝廷的优惠政策,再加上瀚海都护府单独给的优惠政策,咱们爷仨能分到四百亩的土地,不管是种庄稼、种菜还是放牧,朝廷都有相关的详细扶持,还免费分配房屋院落,发放各种补助和物资,这可是咱们家一步登天、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啊!”

  “就是啊爹,咱们这是出来贫富贵,只要在净州城站住了脚,到时候咱们李家便有了一番家业,在山东济南府还有老家在,这一南一北都是家业,想想就幸福!”

  老李口才不行,此时已经被两个儿子说的无言以对,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憧憬:也许此番真的能争下一番家业!

  “唉!”

  可是老李随后还是说道:“这净州就算再好,那也是关外草原……”

  随后老李指着远处还在修建的城池,说道:“你们看,现在连城池还没修建好,就算有万贯家财又如何,这里也是关外之地!”

  “什么关内关外的?”

  二儿子李富贵说道:“爹你也不想一想,当年的北京城不也是成祖时候才扩建的?如今如何,北京城可是天下第一大城!这净州也是一样,别看现在还没建好,可是有国朝的扶持,有像咱们一样的大批百姓前来,净州早晚也会繁盛起来。”

  三儿子李喜乐说道:“是啊,到时候咱们李家就不再是村野乡夫,而是城里家族,也算是咱们爷仨为了后世子孙拼一把!”

  老李见两个儿子如此说,也终于下定决心,说道:“也好,反正也到这里了,咱们爷仨就抱成一团,一条路走到黑吧!”

  “哈哈。”

  随后老李爷仨乘着马车,带着家当,从正在修建之中的净州南城门进入城中。

  只见此时的净州城到处都是工地,大批的工匠和民夫在忙碌着,一队又一队的商贾将各种物资运来,不但丰富了城中的货物,也为各处工地带来了充足的物资材料。

  可以预想的是,净州城肯定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拔地而起,在不远的将来必定能成为关外的一座繁华城池。

  “真是想不到,这净州城内也有这么多的东西,有这么多的人呢。”

  李富贵坐在马车上四处观望着,兴奋的说着。

  李喜乐笑着说道:“咱们途径大同府城的时候,不是已经听说了吗?阁老从朝鲜拿到了大批的钱粮赔偿,朝廷得以腾出了大批的钱粮,对瀚海都护府这边的投入也更多了,所以才会有这番盛况!”

  “朝鲜?”

  对于老李父子三人来说,朝鲜国的事情太遥远了,甚至堪比天外飞仙,眼下的事情才是最实际的。

  “朝廷给咱们家分的宅院在哪里?”

  二儿子李富贵拿出一份公文样式的硬纸皮折子,打开之后看了一下,说道:“在北三区第二街六号。”

  “北三区?第二街?”

  净州城这样的划分很是奇特,至少在大明关内的城池中,什么区啊,什么第几街啊之类的划分是没有过的。

  于是老李父子三人停下马车,开始向来来往往的行人问路,三人忙碌了好一阵,才问到了大致的方向,然后便赶着马车向城北赶去,直到下午时分,才找到了一处宅院。

  老李和两个儿子下了马车,只见当面的宅院很大,虽然院门上着锁,可是看院墙的长短,也能推测出这处院子的大小。

  “爹啊,这院子可比咱们在铧山东村的老家院子大了不少!”

  三儿子李喜乐说道:“何止是不少啊,我看至少大了一倍还多!”

  老李也是重重的点头,正要说什么,就看一个身穿皂服的男子大步走来,笑着说道:“三位可是迁徙过来的百姓?可有出发地发给的公函?”

  老李顿时反应过来,此人一定是这净州城内的胥吏,自家爷仨可惹不起,急忙点头说道:“正是,我父子三人是从山东济南府铧山东村迁过来的,这是公函。”

  老李将公函双手递给了那胥吏,只见那胥吏接过来核查了一番,便笑着说道:“呵呵,原来是山东的,那可是阁老的兴盛之地啊,比这里繁华多了。三位能迁徙过来,那可是相应朝廷号召,在下真是佩服!”

  老李父子三人急忙回礼。

  接着,那胥吏说道:“在下是这北三区第二街的管事,今后三位有事,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可以找我,就叫我老陈就行,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说着,老陈就拿出了一大串钥匙,然后仔细找了起来,从里面拿出了几把钥匙递给了老李,说道:“这处宅院就是朝廷分配给诸位的宅院:正房四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倒座房两间、门房两间,今后就是诸位在净州城的家了。”

  老李激动的接过钥匙,虽然净州不及济南府城繁华,可是老李父子三人也没居住在济南府城内,说白了就是在村子里居住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