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52节(1 / 2)

  郑成功则趁机率领三千黑奴火铳手守在明军侧翼,不断开火射杀溃逃的清兵,白奴重甲兵和铁人军将士则是追击大股清兵,战斗开始呈现一边倒的局面。

  而此时,驻守在第一道防线内的国防军第十三军将士也展开了反击,此时冲进防线内的清军兵卒基本上被肃清,大批的国防军第十三军将士开始跃出防线,结阵向南推进,很快就与郑成功部汇合。

  国防军第十三军总兵官尚自立怒气冲冲的要直接攻打第二道防线,却被郑成功拦住。

  “今晚我军差点就被赶出了第一道防线,各部军心浮动,实在不是进攻第二道防线的好时机,还是先整顿兵马,明日天明之后再按部就班的进攻。”

  郑成功虽然与尚自立一样都是总兵官,可人家是督师郑芝龙的儿子,尚自立自然要听从其建议,当即说道:“也好,就让那些狗鞑子多活一晚上,明日一早再收拾他们!”

  后半夜的时候,刘衍收到了郑芝龙派人送来的战报,北面第一道防线遭到清军夜袭,国防军第十三军、第十五军将士伤亡八百七十三人,斩首四千一百五十二级。此战郑成功率领的铁人军、黑奴火枪队、白奴重甲兵立下大功。

  由此,刘衍对于这三支精锐也很感兴趣,笑着对身边的陈勋说道:“等此战结束,本公要检阅一下这三支精锐。”

  陈勋也说道:“那些黑奴、白奴也有如此战力,到时候属下也要一同前往,看一看新鲜。”

  转眼到了攻打沈阳城的第三天,东方的朝阳刚刚升起,明军各部将士便陆续开出营垒,开始继续攻打清军的各处防线。

  很快,让清军恐惧不已的火炮轰鸣声再次响起,明军各部从四面对清军防线进攻炮轰,猛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两天,让沈阳城中的多尔衮和多铎忧心忡忡。

  “陛下,城外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都派人送来折子,希望能抽调一些火炮到外面的防线中助阵,此事......”

  此时代善率部驻守在北面第四道防线,赖慕布率部驻守在西面第四道防线,费扬果率部驻守在东面第四道防线,三人在这两天的激战中,都被明军一万几千门各式火炮的威猛火力吓住了,即便沈阳城中只有几百门火炮,三人也像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想讨要到一些,部署在自己的防线之内,多少也可以增加些防御力。

  可是三人的折子都被多尔衮否决了:“城中几百门火炮不能集中使用,分散到各处防线能干什么,让明军炮火挨个炸掉吗!”

  多铎不再说什么,而是说道:“今日明军的炮火依然猛烈,可见明军的补给之顺畅、物资之充足,陛下,此战局势不妙啊!”

  多尔衮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事已至此,也只能咬着牙继续打下去,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这一天,明军各部不断对清军防线展开冲击,激战一天下来,以沈阳城西面的明军将士进展最大,刘衍指挥国防军第二军、第三军,两个军的将士拿下了西面清军的第三道防线,全歼汉军两白旗残兵,阵斩镶白旗固山额真祖大乐,重创了蒙古两蓝旗兵马,击杀正蓝旗固山额真俄莫图克,镶蓝旗固山额真阿玉石率领蒙古两蓝旗残兵撤入西面的第四道防线之内。

  同时,明军在南面和东面也取得了进展,先是拿下了清军在东面的第二道防线,全歼汉军镶黄旗兵马,击杀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佟图赖,而后在南面拿下了清军驻守的第二道防线,全歼汉军正黄旗兵马,击杀正黄旗固山额真噶布喇。在这两面,明军将士还大量杀伤了驻守在第二道防线内的满人乡兵、蒙古部落兵等杂兵。

  而在北面,虽然郑芝龙指挥国防军第十四军将士奋力血战,却依然没有拿下清军在北面的第二道防线,让北面明军各部的士气跌落了不少。

  今日一天激战,明军各部伤亡七千八百一十六人,其中阵亡将士四千九百一十一人,各部将士共斩首十三万五千多人。

第六百四十七章 没人性

  夜幕再次降临,有了之前两晚的教训,当太阳刚一落下的时候,明军各部便纷纷加强了戒备,不但抓紧时间巩固了已经占据的各处防线,加派了明哨、暗哨,在前沿调集了大量的夜不收警戒,各军还部署了数量相当的将士轮流驻守,随时准备应对清军的再次夜袭。

  刘衍也在中军大帐内没有入睡,而是不断派出夜不收前往各处军中,随时与各部保持联系。

  “今晚多尔衮又准备弄出什么花招来?”

  刘衍盯着舆图,心中暗道:“不管怎样,只要多尔衮敢派兵来送死,老子就照单全收!”

  此时在沈阳城内,多尔衮在大批满州两黄旗兵马的护卫下,从宫中出来,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行进到城中校场内。

  夜晚的沈阳城中并不宁静,除了多尔衮这边的大队人马在调动之外,还有满州两黄旗、满州两白旗的大队人马在城中各处出击,开始挨家挨户的抓捕百姓。当然,都是沈阳城中的汉人百姓。

  一处宅院外,十几个满州镶黄旗的兵丁一把撞开了院门,气势汹汹的冲了进去,此时宅院里面只有一个妇人带着三个孩子,另外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没有一个成年男丁。

  “所有人都出来!”

  那妇人三十多岁的年纪,长得一般,此时看着凶神恶煞的清兵,更是吓得面容扭曲,紧紧的将三个孩子搂在怀中,不敢多说一句话。

  那老妇人被一个清兵从屋子里拽了出来,一把推到在地,一个小男孩见状便跑了过去,想要将奶奶搀扶起来,却惹恼了一旁的一个拨什库。

  “小崽子,谁让你动了!”

  随即那名拨什库一刀砍死了小男孩,周围的清兵见状纷纷大笑起来,好像看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

  倒在地上的老妇人见状,直接惨叫一声昏死了过去,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竟然是悲愤交加,被活生生的气死了。

  而那妇人则也是惨叫一声,扑在孩子的尸体上嚎啕大哭起来:“我家男人都为大清皇帝去打仗了,就在城外生死未卜,你们为何还要杀我的孩子,不怕遭天谴啊!”

  清军拨什库狞笑着说道:“天谴?除了主子,我们谁也不怕!”

  “你家男人为大清卖命那是福分,你们这些狗奴才,别以为穿上号衣,就是大清的人了,都是奴才!”

  说完,那拨什库挥了挥手,便大笑着拽着妇人往屋子里走:“等老子快活完了,再将这妇人和两个小崽子带走,反正有一晚上的时间,足够咱们抓到足够的炮灰!”

  “爷,那这家的财物怎么处置?”

  “切!都是咱们的,都带走!”

  其余清兵顿时欢呼起来,开始在宅院内外搜刮起来,而屋子里也传来妇人凄厉的哭喊声,院子里的两个孩子不知道家里为什么突然变成了这样,不知所措的嚎啕大哭起来。

  与此同时,在城中另一处民宅内,一队满州正白旗的兵丁冲了进来,直接将民宅内的百姓全部拖了出来,强迫他们一字排开在黑夜的街道上跪下。

  而周围的民宅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一条街上数十户人家,一、两百口人,全都是老幼妇孺,此时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一名牛录额真好像在看着战利品一般,大声说道:“陛下有旨意:城中汉民深受大清国恩,现在到了你们报国的时候了!从今夜开始,城中汉民全部集中整编,明日一早全部拉出城外参战,冲击明军防线!城中汉民的所有钱粮,全部上缴国库,用以渡过国难。”

  说完,街上的百姓顿时炸了窝,妇人和孩子的哭喊声,老人的怒斥声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寂静的黑夜瞬间沸腾了起来。

  “我的两个儿子都在城外,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还请这位主子高抬贵手,放过我这两个孙子和儿媳,我随这位主子上战场!”

  “我们也是大清国的百姓啊,爷你看看,我也有辫子,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凡事别做的这么绝啊!”

  还有不少百姓眼见鞑子要赶尽杀绝,便愤怒的起来反抗,但是随即就被砍杀当场。

  那牛录额真冷眼看着一众求饶的百姓,说道:“你们这些汉狗,算的屁的百姓,都是奴才!陛下的旨意说的明白:任何人抗拒旨意,杀无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