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37节(1 / 2)

  “可恨明国切断了南面物资的供应,否则以我大清的决心,装备的火炮怎会如此之少!”

  代善一拳打在面前的桌子上,随即便急忙写了一封求援信,派人送往广宁前屯卫城。

  与此同时,刘衍正站在南面的一处搭建的高台上,举着千里镜观察炮击的效果。

  “嗯,各部炮手很不错啊!”

  看了一会儿,刘衍满意的对身边众将说道:“这一轮是国防军第四军负责进攻吧?总兵官汪博还是一如既往的稳扎稳打,先是红衣大炮、佛朗机炮开路,重点轰击清军防御工事,然后再用神机炮车清扫清军兵力,按照操典执行,不错。”

  此时各军总兵官、副总兵、参将也纷纷举着千里镜观阵,如同后世“新闻发布会”的长枪短炮一般,十几支千里镜掐刷刷的对准了远处的战场,也算是战场上的一景了。

  随后陈勋说道:“阁老,咱们什么时候拿下高岭驿防线啊?末将看,对面的代善所部已经撑不住了,只要展开总攻,咱们随时可以拿下这里。”

  其余众人也是跃跃欲试,想要尽快突破这里。

  刘衍却有自己的顾虑:三路大军、八十万将士同时进攻,在没有后世通讯手段的加持,各路大军之间的进展肯定又快又慢,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会出现很多的意外情况。

  所以现在刘衍就在担心,一旦自己这里突击过快,万一广宁这边的战斗打完了,多尔衮率领残部逃走,郑芝龙那边的防线却还没有部署完毕,或者西路李定国那边还没有拿下沈阳城,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按照刘衍的计划,广宁前屯卫这边的战事,应该在海路军切断清军后路,西路军拿下沈阳城之后再结束,如此便可以将多尔衮部包围在广宁一带,防止清兵残兵突破辽河逃往别处,或着是逃回沈阳固守。

  这两个结果,都不是刘衍想看到的。

  多尔衮逃回沈阳,便会让明军各部陷入艰苦的攻城战,满清面对最后关头,肯定会爆发惊人的战力,明军各部的伤亡会直线上升。

  而多尔衮率部逃往别处,以辽东的平原和山林地形,以现在的搜寻手段,刘衍估计有很大概率会让多尔衮跑掉,那样便会形成类似于明初北元的存在,在辽东形成一个持续性的敌对势力,辽东战事的沉重负担会继续伴随着大明。

  所以此时在高岭驿防线,刘衍便故意放慢进攻节奏,转而以消耗清军兵力为主,等待海路军和西路军的消息。

  于是刘衍对陈勋和众人说道:“此番收复辽东,为的是永绝后患,所以要保证三路大军的协同,咱们这里不能进展太快,否则就把多尔衮吓跑了,到时候郑芝龙堵不住后路,辽东战事就变得麻烦了。”

  众人纷纷点头,明白了刘衍的用意。

  就在这时,前方的炮火逐渐停歇,刘衍便笑着指着前方,对众人说道:“看,汪总兵要派兵进攻了!”

  与高岭驿防线的战况相同,此时在北面的永安堡防线,面对大明国防军第七军、第八军的夹击进攻,驻守在防线之内的满州镶红旗、蒙古镶红旗、汉军镶红旗、朝鲜镶红旗兵马及朝鲜两白旗兵同样折损严重,甚至朝鲜镶红旗、两白旗兵马还出现了两次崩溃,幸好被怡亲王巴布泰率部镇压,当众斩杀了一百多人才稳住了局面。

  只是此时清军上下都明白,永安堡防线是守不住了,被明军攻陷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蒙古镶红旗固山额真布颜代、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祖可法、朝鲜镶红旗固山额真劳萨、朝鲜正白旗固山额真遏必隆、朝鲜镶白旗固山额真苏克萨哈几人纷纷找到了怡亲王巴布泰,恳求巴布泰能够向多尔衮求情,是不是让各旗兵马突围撤回广宁前屯卫驻守。

  面对一同前来请命的众人,巴布泰心中暗暗惊诧,自己又何尝不想撤军,只是没有多尔衮的命令,谁敢主动提出撤军?

  于是巴布泰对众人说道:“如今的战局已经败坏,只是撤军之事不是咱们这些做奴才的能决定的,本王也只能向陛下禀报这边的战局而已,至于撤与不撤,还需要陛下亲自决断。”

  众人纷纷赞同,随后一份与求援信无异的战报,便在众人的谋划下写成,然后怡亲王巴布泰为了稳妥起见,从满州镶红旗中抽调了三十名巴牙喇营精锐,带着这份战报突围前往广宁前屯卫城。

  两天后,正在广宁前屯卫城忧心战局的多尔衮,先后接到了高岭驿防线和永安堡防线的战报,这两份战报让多尔衮愤怒不已,自己精心在前线部署的几十万大军,依托坚固的防线,各有至少一、两百门火炮的协助,竟然都被明军打得伤亡惨重!

  多尔衮知道明军强悍,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此番在广宁对阵,自己的安排绝没有问题,至少可以重创明军各部了。

  可事实上,清军的两道防线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让多尔衮非常愤怒,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特别是两份战报中都提到:明军装备的火炮之多,至少有数千门之众!

  多尔衮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代善和巴布泰是不是在谎报军情?

  明军有这么多的火炮,那还有什么防线能阻挡明军的进攻,高岭驿防线和永安堡防线早就应该陷落了,为何还能坚持到现在?

  多尔衮想不明白,当即便命人将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叫来,准备将满州两蓝旗和蒙古两蓝旗再压上去,以满蒙正蓝旗支援高岭驿防线,以满蒙镶蓝旗支援永安堡防线,继续跟明军打下去!

  很快,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便匆匆赶来,但是在二人身后,又先后有两份急报送来,多尔衮还没来得及跟二人部署方略,就急忙拆开这两份急报。

  紧接着,多尔衮猛地站了起来,脸上充满了骇然的神情,让一旁的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感到非常的惊慌:到底出什么事了?

  “另外两路明军的踪迹打探到了!”

  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急忙询问,多尔衮用轻微颤抖的声音说道:“一路十几万明军接连攻克盖州卫、复州卫、海州卫,现正在辽河东岸一带部署防御,这是要切断我军的退路。”

  “一路明军十几、二十万,已经横扫草原,正在从草原直插盛京!”

  听了多尔衮的话,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顿时傻眼,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多尔衮此时已经明白,攻陷盖州卫等地的明军,肯定是是跨海而来的,一想到刘衍竟然有如此的魄力,当真是奔着灭亡大清,甚至是灭亡满人而来的,多尔衮心中就涌起了一阵恶寒。

第六百二十五章 海上突袭

  面对辽东战场的严峻形势,多尔衮原本“集中兵力,逐一对阵明军诸路兵马”的信心,顿时动摇了起来,此时开始权衡利弊。

  一旁,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听闻了明军两路兵马已经抄了大军的后路,甚至是盛京城,二人心中也是大骇,急忙向多尔衮进言。

  “陛下,盛京危在旦夕,豫亲王即便再勇猛,也无法抵挡十几、二十万精锐明军的突袭啊!”

  “陛下,如今正应该趁着明军的盖州卫、海州卫立足未稳,防线尚未构成的机会,立即率领主力大军撤过辽河,否则一旦让身后的十几万明军站稳了脚跟,我大清的根基就被围困在这里了!”

  多尔衮听着二人的进言,眉头紧锁的冷声说道:“如今高岭驿防线、永安堡防线已经形成胶着状态,此时撤军,各旗勇士要折损多少?”

  “朕也知道如今大清基业危如累卵,可是如何破局?朕就算率领主力大军撤回去,也依然无法扭转不利局面,只有击败当面刘衍部主力,才能彻底扭转辽东战事的危局!”

  听了多尔衮的话,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都傻了眼,人家明军几十万一直压着大清主力猛打,陛下你竟然还想着击败刘衍部,怎么打?人家可是装备了数千门各式火炮,光是在远处慢慢轰打,就足以取得胜利。

  多尔衮说道:“自从广宁中前所那边开战以来,朕便派人从各处搜罗火炮过来,再加上广宁前屯卫这边部署的火炮,如今城中已经有佛郎机炮、红夷大炮五百七十多门,虽然依然没有明军的火炮多,但是也有一战之力,可以搏一把!”

  肃亲王赖慕布、郑亲王费扬果并不知道多尔衮竟然还暗中调集了这么多的火炮,惊喜之下,二人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就算有了五百七十多门火炮,也差不多只有明军十分之一左右的火炮数量,怎么看也没有什么胜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