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9节(2 / 2)

  由此沐天波心中大定。

  随即秦良玉向朝廷报捷,随即与马祥麟一起率军返回四川。

  只是大军北上经过会川卫的时候,连番的长途跋涉让秦良玉疲惫不堪,此时支撑不住病倒了。

  马祥麟大惊失色,当即下令全军暂时驻扎在会川卫城,并且遍寻名医。

第五百九十七章 岭南血尤腥

  九月中旬,北京城。

  随着两广、云贵的叛乱尽数平定,而福建的郑芝龙也在郑成功的劝说下,上奏朝廷主动请求巡视组进驻福建,落实新政、军改之策,刘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召集各部尚书议事,准备料理平乱后的各种首尾。

  内阁官署内,各部尚书齐聚一堂,南方的叛乱看上去声势浩大,一开始朝野上下也是震动不已,可是却想不到如此快速的就平定了下去,两广、云贵四省叛军几十万,甚至连一个月都没坚持到,便被调集的驻防军平定,可见朝廷的军改之策是非常有效果的。

  刘衍对众人说道:“今日的第一个议题,便是处置各路叛军俘虏。”

  随后刘衍对督察部米蒿、公诉部尚书白文议说道:“贼首丁魁楚、李国志、李伟等人均已押解到京,以本公之见,这些贼首全部处以死刑,各部抓捕的俘虏要仔细甄别,凡是主动举兵的,以及各级将领,都要按照大明律重判!”

  “是!”

  随即刘衍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两广和云贵的军改事宜要立即提上日程。国防部可有具体的方略?”

  田辉叙说道:“启禀阁老,国防部准备以湖广总兵官李定国部主持贵州道的军改事宜,以浙江总兵官吕大器部进驻两广,主持两广军改事宜,调山东巡抚颜继祖率部返回山东各地驻防。”

  “同时国防部收到了四川总兵官秦良玉的举荐书,请求朝廷任命黔国公沐天波为云南总兵官,此事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刘衍思索了一下,说道:“如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一下子就空缺了四个总兵官的位子,朝廷也的确需要提拔将领充任。”

  “此番平乱,沐天波率部死守昆明城,成功将叛军调回了云南府,没有让叛军杀入四川,立下了大功,因功晋升云南总兵官也是可以的。以本公之见,就这样安排吧。”

  “是。”

  刘衍随后说道:“另外提拔浙江道副总兵李岩为广西总兵官,调红娘子一同为广西总兵府参谋。”

  对于这个提拔,田辉叙有不同的意见:“阁老,这李岩的提拔速度是不是快了一些?”

  刘衍说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先让李岩干一段时间,以观后效吧。”

  “是。”

  随即刘衍又提拔了两人:“提拔黄得功为广东总兵官,艾能奇为贵州总兵官。”

  “湖广总兵官李定国、参将高杰、刘良佐,浙江总兵官吕大器、四川总兵官秦良玉、副总兵马祥麟等平乱有功,暂时官职不变,国防部以功勋进行封赏。”

  “是。”

  随即田辉叙说道:“还有一事:四川副总兵马祥麟上报,四川总兵官秦良玉在此番平乱之时积劳成疾,如今病体沉重,怕是不行了。”

  刘衍闻讯大惊,脸上不由泛起了一丝悲怆,对众人说道:“本公不应该让秦老将军率军南下的,是本公害了老将军!”

  众人纷纷劝解,心中也是很不好受。

  秦良玉为维护国家统一、护国安民屡建战功,为大明的发展与巩固作出贡献,是历史上被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后世女侠秋瑾曾以诗追吊秦良玉:“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洲”。

  在历史上,秦良玉活到了1648年才去世,可是因为这场叛乱,秦良玉刚满七十岁便倒下了,让刘衍心中如何不自责?

  “国防部立即派人前往探视,朝廷也要对秦老将军进行封赏。如果秦老将军过世,朝廷要予以国葬,并以其子副总兵马祥麟继任四川总兵官。”

  “是。”

  随后众人便开始商议福建的事情。

  刘衍说道:“郑芝龙上奏朝廷,请求朝廷派驻巡视组到福建,指导落实新政、军改之策。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商议了一会儿,财政部尚书岳明、民政部尚书赵民等人都认为,这是郑芝龙的缓兵之计,坐拥一省,拥兵二十多万、战船数千艘,郑芝龙会将这些拱手让给朝廷?

  当然,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等则认为,在朝廷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叛乱之后,郑芝龙肯定已经正视了郑军与朝廷之见的差距,在朝廷强大的实力面前,主动投降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刘衍听取了双方的观点之后,思索了许久,说道:“先让南方巡视组进驻福建,在福建各地落实新政之策。至于军改之策的落实,暂缓!”

  “郑芝龙依然为福建都督,任命其子郑成功为福建总兵官。”

  田辉叙说道:“阁老,军改之策暂缓,那郑军的二十多万大军怎么办?”

  刘衍笑着说道:“都说福州城花团锦簇,本公很想亲眼见识一下,等到两广、云贵的善后事宜做完,本公将率部前往福建,亲自在福建各地落实军改之策!”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纷纷站出来反对。

  刘衍却说道:“郑芝龙不同于其他人,在本公看来,郑芝龙是与李自成一般的一方枭雄,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要给出足够的尊重,不可遥控指挥,否则必然无法收其心。”

  “另外,福建本公是必须要去一趟的,不光的为了郑芝龙,还因为本公要巡视那数千艘战船,这关系到我大明新式水师的筹建大事!”

  众人见刘衍心意已决,虽然心中不同意,但是也无法继续坚持反对。

  只有田辉叙说道:“既然阁老心意已决,也要带足兵马才是。”

  刘衍点头答应,自己也不是胡乱逞强,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的,毕竟郑芝龙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此番低头,也只是迫于朝廷的强大实力而已。

  最后,刘衍便与众人开始商议两广和云贵文官武将的处置事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