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4节(2 / 2)

  大不了辽东稍后再收,大不了新政、军改慢一些完成,总好过让一些杂七杂八的蛀虫、混子留在各地府衙内,给大明留下隐患。

  想明白这些,刘衍推开门走出了书房,笑着前往寝室内,只见王芸禾正在灯火下绣着什么。

  刘衍见状便哈哈大笑着一把关好了门,在王芸禾有些诧异的眼神中,大步走了过去。

  “哎?哎!呀!”

  一声惊呼后,灯火被吹灭,只剩下外面的蝉鸣声,以及天上羞涩躲在薄云后面的月亮。

第五百九十章 南方的反抗势力

  广东道,肇庆府。

  两广总督丁魁楚正坐在总督府内愁眉不展,对面坐着广东总兵官王先川,此时则是一脸的淡定,手中还摆弄着一份公文。

  “怎么,都这么长时间了,督臣还没考虑好?”

  丁魁楚微微皱眉,说道:“广西的兵马本督已经下令开始集结,只是满打满算,也只有数万精锐,而且钱粮不足。广东这边情况如何?”

  “广东的兵马有七万余人,本镇可以暂时将各地府库的钱粮征用,也足够大军两月所需。”

  “两月?”

  丁魁楚说道:“看来王总兵有把握在两个月之内,将朝廷的数十万大军挡住,并且逼迫朝廷回到谈判桌前?”

  王先川大笑起来,说道:“督臣不必取笑我,我只是说凭借现在两广的兵力,出击不足、自保还尚可。再者说了,不是还有云贵的兵马,以及福建的郑芝龙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会不知道的。”

  说到这里,丁魁楚也微微点头,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实际操作起来,天知道贵州总兵徐家明、云南总兵李国志,还有福建都督郑芝龙他们三个心里是怎么想的,人心隔肚皮啊!

  于是丁魁楚说道:“兹事体大,你我先暗中集结调动兵马,同时派人催促贵州总兵徐家明、云南总兵李国志、福建都督郑芝龙三人,咱们约定日期共同起兵为好。”

  王先川看着谨慎的丁魁楚,不免有些轻视,不过毕竟人家是两广总督,是自己这个广东总兵的上官,此时也只好说道:“既然督臣下定了决心,那末将就去办理好了。”

  “嗯。”

  出了总督府,王先川直接上了一辆马车,随行的部下过来问道:“总镇,咱们这是去哪?”

  王先川说道:“先回广州城,另外你去准备几个靠得住的人,我要派人去送信。”

  “是。”

  七月初,在贵阳城的总兵府内,贵州总兵徐家明看着手中的密信,对屋内的一众部将说道:“看来两广是准备动手了,咱们如何回复?”

  一名参将大声说道:“朝廷要推行军改,就是要夺咱们的兵权,这些年,大家都是靠着兵马过活,没有了兵权,咱们大家就是任人拿捏的面团,朝廷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绝不能让那个所谓的巡视组进贵州!”

  另一名守备也大声说道:“两广的兵将有血性,咱们贵州人也不差!总镇,下决心吧!”

  “钱粮不足啊,咱们就算是起兵了,能坚持多久?”

  那守备说道:“总镇有所不知,这段时间咱们贵州各地的文官也都坐不住了,现在已经有数十人送来了消息:只要总镇愿意起兵,那些文官就出钱出粮支持咱们!”

  听到这个消息,徐家明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

  随后徐家明微微皱眉,思索了许久,然后眼神也变得坚定了许多,大声说道:“好!那本镇就答应下来,派人给送信使者回复:就按照广东总兵王先川定下的时间,共同起兵!”

  “是!”

  与此同时,在云南昆明,云南总兵李国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广东总兵王先川的密信也被送到了这里。

  李国志召集了一众部将,众人商议了许久,也是下不了决心。

  而让李国志始终无法下定决心的原因则是有两个,一个是钱粮问题,一个是兵力问题。

  一个名叫李伟的参将拿出了一份名单,然后神秘的说道:“总镇请看。”

  “这是什么?”

  “总镇,这是咱们云南各地文官的名单,上面的人都愿意出钱出粮,支持咱们出兵。”

  “哼!”

  李国志冷哼一声,说道:“这些文人就是坏,他们只是花些钱粮,却让咱们兄弟去跟朝廷的精锐拼命!”

  参将李伟说道:“只是如今的局面下,也由不得咱们了。总镇,现在就连车里宣慰司、干崖宣慰司、里麻司等地的土司都传来了消息,他们愿意出兵跟随!”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李国志说道:“朝廷推行新政,其中也有所谓改土归流之策,说是要免除土司,设立流官治理地方,那些土司自然是坐不住了。”

  “总镇,既然如此,咱们还担心什么?带着兄弟们干吧!”

  “嗯!”

  李国志此时也终于下定决心,大声说道:“好,干就干!”

  “你们立即各自去召集兵马,按照广东总兵王先川定下的日期,随我起兵!”

  “得令!”

  就在广东总兵王先川与贵州总兵徐家明、云南总兵李国志暗中联络的同时,军情部南镇抚司也打探到了各种消息,随后通过军情部部署在各地的暗线,飞马送进了北京城内。

  “丁魁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