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0节(1 / 2)

  于是巡抚王安民急忙派人去九江,将九江知府马明夏找来,南昌知府李作钦和阮大铖就在南昌城中,王安民此时心急如焚,便先将二人叫到家中商议对策。

  不成想,马明夏也提前知道了消息,自然也是坐不住了,竟然先一步自己跑了过来,王安民派去的心腹还没出成,马明夏便直接登门拜访了。

  几人直接在王安民的书房内议事,此时几人全都看向了阮大铖,联手对抗朝廷,抵制新政之策,就是阮大铖联络的几人,如今朝廷大张旗鼓的开始动手了,众人自然要阮大铖拿个主意。

  “诸位先不要慌张,以我之见,朝廷此举未必就是要捉拿咱们,应该还是在向咱们示威,要逼着咱们不敢动弹。”

  王安民微微皱眉,问道:“你有何凭据?”

  马明夏说的更是直接:“这可关系到我们大家的身家性命,一个判断失误,那是要抄家灭门的!阮大人无官一身轻,自然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我们大家都是拖家带口,到时候朝廷真的动手了怎么办?”

  阮大铖见几人已经被朝廷的举措吓住了,便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诸位大人也不想一想,朝廷要是真的要动你们,根本不用调动大军南下,只需让军情部的那些锦衣卫上门就好了,犯得上如此大动干戈?”

  王安民、马明夏、李作钦面面相觑,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三人又不是领兵的将领,一队锦衣卫就能办成的事情,犯不上调动数万大军进驻江西道各地。

  李作钦说道:“如此说来,朝廷调动兵马南下,就是在虚张声势,连带防备柴大勇、姜海光、耿明秋他们的?”

  “他们?”

  阮大铖冷笑一声,说道:“他们三个只是我拉拢进来壮声势的,他们还不足以让朝廷调动数万精锐南下。要知道光是这数万精锐,就足以让北面的满清碰的头破血流了!”

  “朝廷调兵南下的意思,应该是在防备福建!”

  “福建?”

  “福建!”

  这下王安民、李作钦、马明夏三人明白了,原来自己还被这么大的阵仗吓得寝食难安,可是到头来,朝廷的注意力却不在自己的身上。

  三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也安安窃喜:看来通过阮大铖拉上郑芝龙这条线,还真是一步好棋!

  此时王安民说道:“也就是说,真正是冲着咱们来的,只有南方巡视组这一路人马了。”

  阮大铖说道:“对于三位大人来说,是这样的。只不过柴大勇、姜海光、耿明秋他们三个就倒霉了一些,他们紧挨着福建,朝廷调动了山东的驻防军南下,就是奔着剥夺他们手中军权去的。”

  李作钦眉头紧锁,有些担心的说道:“他们三个都是粗鲁武夫,可别惊慌之下,真的起兵作乱了?那样一来,不但咱们的事情被搞砸了,弄不好咱们也要跟着受牵连!”

  显然阮大铖几人也有这样的担心。

  于是几人商议了一下之后,阮大铖便说道:“不如这样,三位大人立即安排一下,先想办法拖住南方巡视组的蒋德璟一众,我这就动身去建昌府、广信府、饶州府三处走一趟,对柴大勇、姜海光、耿明秋他们三个晓以利害,让他们也尽力拖延,千万不要硬碰硬。”

  “也只有如此了!”

  不过王安民又接着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咱们联合全江西道官吏上书朝廷的事情,还没开始干起来,就要胎死腹中了,想起来真是窝囊!”

  阮大铖说道:“王大人不要泄气,只要此番咱们顶住了朝廷的这次首尾,福建那边自然也会出手相助的,毕竟朝廷要推行的新政、军改之策只是夺了咱们的荣华富贵和手中权柄,对于郑芝龙来说,可是要毁掉他郑家的基业啊!”

  王安民三人闻言深感有理,纷纷抱拳对阮大铖道了辛苦,随后又给阮大铖拿出了一百多两的盘缠,将阮大铖送出了巡抚衙门。

  阮大铖出了巡抚衙门,坐上了等在外面的马车,然后便对车夫说道:“立即出城,去福州!”

  “是,老爷!”

  马车上,阮大铖闭目养神,心中洋洋得意的暗道:“一群乌合之众,还想让我去游说那三个武夫?当真以为我阮大铖没了官职,就是人人拿捏的!看着吧,我这就去面见郑芝龙,先投上这艘大船再说,至于这江西道,能乱上一阵也好。”

  就在阮大铖暗暗得意的时候,马车出了南昌城,随即便转上了官道,朝着福建的方向飞驰而去。

第五百八十四章 福建王

  福建泉州府,晋江安平城。

  郑芝龙便是福建泉州人,早在崇祯三年季春,郑芝龙便花费巨资在晋江安平城建置豪华府地,这处府地历时三年又两个月才告峻。

  安平城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据清·《嘉庆·赤店乡土志》载:郑府位于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一百三十八亩。

  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耸。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

  如今的郑芝龙乃是朝廷任命的福建都督,总览福建一省兵马,但是却并不常驻福州,而是在安平城的府地,以及台湾之间往来。

  阮大铖的车马进入福建之后,便一路赶到安平城,在郑家府邸见到了郑芝龙。

  阮大铖精心准备了一身道袍,将自己装扮得如同贤士一般,昂首走进华丽的府邸之内,随即一双眼睛便被府邸中奢华的布置所吸引,再没了进来之前那种自命不凡的气度。

  穿过几道院子之后,最后阮大铖在后院正堂见到了郑芝龙,只见郑芝龙果然像坊间传闻的那样,“姿容秀丽”、“姣好色媚”,完全不像是一个中年人,而是像一个世家大族的英俊公子。

  这样的样貌与阮大铖之前心中所想大相径庭,毕竟之前阮大铖也只是通过书信,以及下人联络的方式,与郑芝龙保持着联系,并没有真正见过面。

  而在郑芝龙的身边,坐着一众顶盔掼甲的武将,分别是

  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几人全都是郑芝龙原先召集的十八芝的成员,是郑芝龙的心腹部将,如今二十多万大军便多由几人统领。

  另有施大瑄、施琅、洪旭、甘辉四员大将,如今统领着郑芝龙麾下的众多战船。其中施大瑄便是施琅的父亲,施琅今年也才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

  此外,还有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三弟郑鸿逵、四弟郑芝鹏、五弟郑芝豹,这几人都是郑芝龙的手足,郑芝龙手下闻名于世的黑人火枪队,以及白人重甲兵马,便是由几人统领的。

  阮大铖见过众人满脸堆笑的行礼,然后又见到郑芝龙身边还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只见此人与郑芝龙非常神似,双目有神、英气逼人,站在那里,顿时就让阮大铖赞叹不已。

  阮大铖抱拳说道:“白身阮大铖,见过郑督,见过诸位将军!”

  郑芝龙点了点头,并没有很热情,只是如同见一个寻常人一般,这个态度让阮大铖的心中开始打鼓。

  随后经过介绍,阮大铖才知道那少年便是郑芝龙的长子郑森。

  于是阮大铖便称赞道:“呵呵,大公子形容俊伟、仪表不凡,他日必将有一番经天纬地的作为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