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00节(1 / 2)

  “臣,领旨!”

  洪承畴与陈新甲出了皇宫后,二人相视苦笑,便一同上了洪承畴的马车。

  “阁老,刘衍如今势大,朝廷基本上已经无法压制了,今后如何是好?”

  洪承畴叹息说道:“走一步算一步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征调各镇精兵南下,尽快围剿李自成所部。”

  “我看,还是征调杨国柱、王朴、李辅明三部,再加上唐通、马科、曹变蛟三部。”

  陈新甲问道:“这么多的总兵官,谁来统领?”

  “陕西总督孙传庭!”

  “他?”

  陈新甲摇头说道:“他资格不够吧,那几镇骄兵悍将能听从孙传庭的指挥?”

  洪承畴想了一下,说道:“那我改日去面圣,给孙传庭请下尚方宝剑。”

  “阁老为何如此看重孙传庭?是因为此人善战?”

  洪承畴说道:“这只是其一。在者,朝廷也必须尽快扶持一个可以与刘衍相互制衡的人,孙传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新甲摇头说道:“我看此事太难了。杨国柱、王朴、李辅明、唐通、马科、曹变蛟几人之中,除了唐通、马科之外,其余四人都与刘衍关系不错,这一点阁老应该最清楚。让孙传庭带着他们出战李自成大军,我看恐怕是败多胜少。”

  洪承畴面色凝重,说道:“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获

  青州府城西北方向,七里庄。

  这处村庄在种植番薯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字,当地人都称之为北庄。自从杜峰与张耒带人在这里试种番薯,幕府为了便于联络,便采用农部的叫法,将这里命名为七里庄。

  刘衍听闻后,还笑着对苗绍说道:“七里庄?村子里是不是还要一种叫七里香的花啊?”

  苗绍被问得当即愣住。

  六月初的田间炎热无比,张耒和杜峰挥汗如雨,带着一众农部的官吏和七里庄的百姓在田间忙碌,众人全都赤膊上身,光着膀子在田里收获着。

  “哈哈,杜顾问,这番薯真的是高产啊,几十颗秧苗种下去,收获的番薯就有这么多!”

  杜峰笑着说道:“这算什么,那几十颗秧苗连一亩地都没种满,我估计着,此番收获也就是一千多斤左右。”

  “有那么多!”

  张耒大笑着,说道:“几十颗秧苗就能产出一千多斤,这可是闻所未闻啊。要是小麦和稻谷也能有如此产量,那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杜峰说道:“小麦和稻谷怎么可能如此高产?倒是这番薯,我在马尼拉的时候曾见过,一亩左右的番薯种下去,只要肥料和水足够,没有什么病虫害,收获的时候能有三千多斤的产量!”

  张耒满脸兴奋的看着杜峰,说道:“好!这下好了,太好了!”

  张耒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充满了希望,恨不得将番薯推广到全山东,甚至是全天下去。

  周围众人闻言,也都是喜笑颜开,这段时间的忙碌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番薯试种算是开门红,成功了!

  “部长、杜顾问快看,是督臣来了!”

  张耒和杜峰急忙抬头四处观望,只见大队骑兵从北面的官道冲进了七里庄内,为首一人便是身穿便服的刘衍,众人很快策马来到田间,纷纷下马。

  早在半个月之前,张耒与杜峰商议着番薯即将收获,便派人向刘衍禀报了此事。

  刘衍大笑着走入田间,看着已经堆积起来的番薯,能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么多的红薯,真是让人高兴,真是怀念烤红薯的香气。

  “拜见督臣!”

  张耒、杜峰等人纷纷行礼,那些雇佣的七里庄农户更是全部跪下,见到山东总督的面,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户早就吓得颤颤巍巍了。

  刘衍笑着说道:“哈哈,诸位辛苦,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随后刘衍拿起一个番薯看了看,与后世经过不断优化培育的红薯有些不一样,体积更小,也更加坑坑洼洼的,不知道味道如何,是不是像后世红薯那样甘甜可口。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番薯,也就是红薯,本就是为了果腹,为了让百姓不至于饿死,是用来对抗饥荒的,至于味道如何,根本不在刘衍的考虑范围内。

  “都收获了吗?”

  张耒擦了擦汗,此时也顾不上炎热,急忙穿上衣服,说道:“启禀督臣,都差不多了,一共也就不到一亩地,已经都收获了。”

  一旁的杜峰也赶紧穿上了衣服,说道:“督臣,这是第一次种下,收获了大概一千多斤吧,不过下一茬就好了,这些番薯切成小块培养好,直接种下就是种子,而且那些秧苗也能种下。这么多的番薯和秧苗,足以种十几、二十亩,下一茬收获就会多很多了。”

  不过刘衍也有担心,说道:“如果这样一轮一轮的种下去,这番薯会不会退化,额,也就是产量会不会越来越少?”

  杜峰微微一愣,然后说道:“有这种可能,不过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培育更好的种子。”

  “具体有什么办法?”

  杜峰说道:“有,我在马尼拉的时候,曾向当地种植番薯的农夫讨教过,具体来说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叫做藤薯窖藏育苗法,就是将当年收获的番薯藤储藏在地窖中,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温度,让番薯藤不至于枯萎,在地窖中甚至继续生长。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再将地窖中的番薯藤取出来扦插培育小苗。”

  “第二种办法叫薯根育苗法,就是冬天的时候搭建一处潮湿、温暖的房子,将薯根移栽到房子内,等到来年春天就可以取出来直接栽种了。”

  “当然,这两种办法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采取的番薯和藤苗必须是优中选优的,而且每个两年要对番薯藤进行嫁接,当可避免产量越来越低的弊端。”

  刘衍听完很是诧异,因为在印象里马尼拉是属于热带吧?那边也有冬天吗,怎么第二种办法是专门在冬天培育番薯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