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86节(1 / 2)

  于是洪承畴想了一下,抱拳说道:“陛下,臣以为山东总督的人选事关重大,还是谨慎选拔为好。臣肯定陛下宽限时日,臣等定当寻遍朝野,为陛下选出合适人选。”

  陈新甲与李待问纷纷附和着,崇祯帝见三人态度如此,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朝政刚见好转,却陡然恶化,自己身为帝王却根本无力控制,难道大明真的要在自己的手中败亡?

  “退下吧!”

  崇祯帝靠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着,然后闭上了眼睛。

  洪承畴三人恭敬的行礼,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宫门外,三人的轿子都在街边等着,李待问招呼一声先走了一步,洪承畴却叫住了陈新甲,说道:“本兵,山东之事,你有何想法,咱们还要交个底啊。”

  陈新甲看了看左右,说道:“那,咱们去阁老府上?”

  “呵呵,好。”

  很快二人来到洪承畴府上,在正堂上,洪承畴说道:“本兵啊,山东之事不好办,虽说那些贼寇兵马不成气候,只要刘衍出兵,转瞬可平。只是之后呢?刘衍现在已经是封无可封了,本兵应该能看出来,陛下是不想用刘衍的。”

  陈新甲说道:“我看出来了。只是不用刘衍,就只能从北直隶各处调兵,陛下又不愿意,那还能怎样,难道从南直隶、徐州等地调兵吗?”

  “不可。”

  洪承畴说道:“李自成所部死灰复燃,不管是北直隶还是南直隶,驻军都不能轻易调动。你我还是想一想,让谁去总督山东为好,有了合适的人选,陛下也就能松口,你这个兵部尚书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调刘衍出兵了。”

  “难啊,朝中重臣,除了阁老之外,还有谁够这个资格?”

  随后陈新甲说道:“不如这样,密云镇唐通、山海关镇马科,或是曹变蛟、杨国柱、王朴等人,都可以出兵啊,让他们出兵支援河南或是山东,如何?”

  洪承畴说道:“不可!密云镇、山海关镇,以及杨国柱、王朴、曹变蛟都不能动,奴贼虽然撤军了,但是随时都可能南下,这些人的兵马堪称精锐,要以防备奴贼为第一要务。”

  “那我就没办法了。”

  陈新甲两手一摊,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实在没办法,不如将此事放到朝上,来个朝野大议好了。”

  洪承畴思索许久,说道:“如果陛下再不松口,也只好如此了。”

  两日后,崇祯帝在乾清宫举行朝议,洪承畴直接将奏本上报,要求崇祯帝钦定山东总督人选,尽快调集兵马平定贼寇。

  此前洪承畴与陈新甲都没有崇祯帝通气,此时崇祯帝咬着牙让群臣讨论,然后瞪着洪承畴,洪承畴只好低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可是满朝文武议论了足足一个时辰,却一个人选也没选出来。

  张三提议李四当山东总督,李四随即举荐王五,王五索性推举张三出任,众人都在打罗圈架,就是没人愿意当这个总督,哪怕崇祯帝表明愿意超格提拔,也是无济于事。

  甚至最后吏部尚书脑子一抽,直接提议让山东巡抚颜继祖兼任总督一职,气得崇祯帝当场发火,怒斥吏部尚书“才德不配”,然后黑着脸拂袖而去。

  朝议草草收场,众人纷纷走出大殿,陈新甲快步跟上洪承畴,低声说道:“阁老,眼下怎么办?”

  “再议,只能再议。”

  “那山东贼寇可等不了啊!”

  “再议,再议吧。”

  看着大步走开的洪承畴,陈新甲只觉得眼前满是金星,这个兵部尚书一个踉跄,差一点就摔倒在地。

第四百一十五章 再见老农

  数日之后,青州府城。

  一大早上,王炆镇满脸焦急的站在幕府衙门门口,朝着大街两头观望着,不时对身边的部下问道:“说好了吗,是今天到吗?”

  “大人放心,已经派人问过了,今天到,估计现在已经进城了。”

  “那就好。”

  王炆镇转头对身边的农部部长张耒说道:“张部啊,你是不知道,这个杜峰,哦,就是咱们等的这个老农,可是总镇日思夜想的人,早先接了总镇的任务,泛舟出海去了南洋,现在可算是活着回来了。”

  张耒略显不满的说道:“弄了半天把我交到这里,就是等一个老农?他有什么本事,能点石成金啊?”

  “呵呵,张部你别不信,总镇派杜峰去南洋找一样宝贝,此番他要是找到,并且带回来了,你农部的事情就好办了,也许此番各地的旱灾可以平稳渡过去。”

  张耒顿时双眼冒光,这段时间为了抗旱救灾,张耒几乎跑遍了青州府城周边,农部的人也全部撒到各府赈灾去了,可以说要不是俸禄足额,农部的官吏早就被累得跑光了。

  “王大人此话可是真的?我张耒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

  “放心,放心!”

  说话间,一辆马车驶来,王炆镇一眼就看到是政务部的公务马车,笑着说道:“你看,这不就来了!”

  马车稳稳停下,一个衣着破旧、面容憔悴的老农下了车,随后还有三个汉子陆续走下来。

  王炆镇认得出,那三人就是当初杜峰带走的十几个随从里面的。

  “哎呀!杜老汉啊,你总算是回来了!”

  杜峰见到王炆镇,顿时嚎啕大哭,身后的三个汉子也是抹起了眼泪,四人直接跪在地上,似乎要将这段时间起来的所有委屈都哭出来。

  “大人啊,我这一路可不容易啊,那海上巨浪滔天不说,南洋上到处都是郑一官的船队,我们乘坐的海船就像做贼一般,差一点就被打沉了!”

  “好不容易到了小吕宋,那边的佛郎机人又扣押了我们的海船,随行的十几人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几经辗转,就剩下我们几个,最后还是上了一艘前往福建的贩私船,才九死一生的回来……”

  王炆镇先是安慰了杜峰几人,如今的杜峰经历这一连串的变故和危险,原本就不高的身材更加佝偻,脸上的风霜加上黝黑的皮肤,足像是六、七十岁的老者。

  “唉!不容易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