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35节(1 / 2)

  在多尔衮的认真里,使用火器的技能,还是这些佛郎机人更为高明一些,既然梅勒赛斯言之凿凿的说,可以对明军造成重大伤亡,那就一定可以。

  与此同时,清军炮阵也在密切关注宣府镇和山西镇大军的情况,梅勒赛斯此时也辞别多尔衮,回到了炮营阵地中,开始做开炮前的最后准备。

  只见梅勒赛斯手持千里镜,看着山下的各种火炮标记,口中不断报出明军距离数据。

  终于,当明军的战车经过一处处堆砌的石头,那边己经用石灰撒上标记,表明明军已经进入三里之内了。

  此时清军的所有炮手都严阵以待,在调整好各门火炮的参数后,都紧张的看向梅勒赛斯,等候开炮的命令。

  只见梅勒赛斯也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一种奇怪语调的汉语,大声喝道:“明军距离一千步,射击!”

  清军阵地上同样使用喇叭发号施令,尖利的天鹅声吹响,清军阵地上的三十门的重炮旁,已经等候多时的炮手纷纷上前动作,用长长的火绳杆,点燃了每一门大炮的引线,引线嘶嘶冒着火花,有的烧得快,有的烧得慢。

  猛然间,黄土岭上霹雳般的炮声不绝,大股浓密的白烟腾起,一颗颗重达十斤的炮弹,呼啸往明军阵地而去。

  巨大的声响不断,一发发炮弹猛地砸在坚硬的土地上,随后用力弹起,拼命往前方冲去。

  轰!

  一辆明军战车瞬间被一颗清军炮弹撞个正着,至少十斤的炮弹,重重撞在战车前面的挡板上。即便是挡板上铺着厚厚的棉被,也一下子被撞成碎片,棉被当场被巨大的力量撕扯成了碎片,以硬木制成的挡板挨牌,则成为无数的尖利木刺,朝着四面八方射去。

  几个推车的民夫当即滚倒地上嚎叫,他们的脸上、身体上都是血流如注,纷纷捂着满是尖刺的头脸痛不欲生,后悔不该贪图赏银,前来推这该死的战车。

  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几个手持鸟铳的宣府镇将士中招,或是被尖利的木刺射中,或是被碎裂的木块击中,那些将士身披镶嵌铁叶的棉甲,又离战车略远,运气还算是好的,没被击中头脸,木刺射入身体不深,不过也是痛得全身冷汗直冒。

  只有一个将士被一根又长又粗的木刺击中小腹,又深深刺入他的体内,再加上旁边的几个民夫也同样受伤,他们的血洒了那个将士一身,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如同血水中泡出来一样,周围的同伴见了都是浑身一震。

  此时清军火炮发射的炮弹持续不断,一颗又一颗的炮弹呼啸而来,由于明军军阵列非常稀疏,加上地势也是起起伏伏的,所以让很多清军的炮弹打空,或是难以形成弹跳。不过也有一些将士被激跳翻滚的炮弹带中,当场被打得断手断脚。

  特别是一颗炮弹正巧打来,迎面就朝着一列宣府镇长枪兵而来。此时众将士途径之处土地坚硬,而且还算很平坦,那颗炮弹砸在这列将士前方大概两米处,随后在领头甲长恐惧的目光下,那颗炮弹猛地跳起,径直朝着那甲长的身体冲来。

  这炮弹看着很慢,但是实际上却弹射得飞快,那甲长下意识想要闪避,可是炮弹却已经从他的胸膛透出,带着血淋淋的血肉,在一阵噼啪的一片骨折声中,把他身后数个将士都扑倒地,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场面非常的血腥。

  而且这颗炮弹依然没有停下来,在打倒这一甲的将士之后,竟然调转方向,朝着后面一甲的队列砸去,紧接着又是一阵断腿折骨声音响起,在一阵惨叫声中,活生生将数名宣府镇将士的双腿冲断,那几名将士哀嚎的扑倒在地,每个人的双腿都已经断掉,惨白的腿骨就露在外面,他们的断腿横七竖八的就在不远处,周围的将士见状无不骇然变色。

第三百四十章 清军的炮火

  杨国柱借助千里镜观察着大军前方,只见前方是连绵不绝的号鼓旌旗,大军将士随着地势起伏,一波一波的向前涌动着,如同惊涛骇浪一般。

  与此同时,清军的火力也开始发力,杨国柱不得不叹服,此战中清军的反击果然与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杨国柱也率部与清军交过手,特别是在巨鹿之战中。以前清军的远程火力基本上就是弓箭,有时候会夹杂一些火铳。至于火炮的话,也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出现,而且火力也绝没有现在这般猛烈。

  此时,杨国柱望见宣府镇将士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断遭受清军火炮的轰击,只见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从众将士身旁呼啸掠过,带走一个又一个宣府镇将士的生命。

  甚至杨国柱在千里镜中,还亲眼看到,一辆坚实的战车,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还有皮革,都被火炮轰成齑粉。一些战车后面的鸟铳兵,还有推车的民夫倒了大霉,身上扎满了尖利的木刺,痛苦地躺在地上哀嚎。

  在杨国柱印象中屡试不爽的战车,此刻似乎已经挡不住清军的火炮,而且杨国柱听闻夜不收的回报,清军之中还有不少鸟铳,此时的清军与之前只会骑射的印象已经大为不同。

  看着军中将士的惨状,耳中听着清军火炮不断轰鸣,军中战士都有些不安。杨国柱大声呼喊着身边的传令兵,命众人策马前往军阵之中,尽全力稳定军心士气,只要挺住继续前进,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越过清军火炮的射程,穿过这段死亡地段。

  杨国柱知道,清军的火炮不可能一直无限制的轰击下去,到了一定的时间,肯定要停下来散热,所以此时清军的炮击,注定只是暂时的。

  于是杨国柱忍下心来,命令宣府镇将士加快推进速度,同时各部将士也要做好冲击清军防线的准备。

  此时清军的火炮不断呼啸,宣府镇的军阵中,不断有清军炮弹落入其中,不断带走明军将士的性命,还有许多将士手脚被打断,惨叫着倒在地上哀嚎。

  而明军军阵中激昂的行军鼓乐依旧不断,而且越发响亮起来,伴随鼓乐之声,宣府镇连绵的军阵不断前进。

  战场上巨大的鼓乐声音,也让宣府镇将士们心中的恐惧减少了不少,随后杨国柱也在中军亲卫的保护下,策马跟在军阵将士,随着乐声不断前进。

  此时杨国柱心中怒火中烧,只希望能让大军将士尽快接近清军的战壕,到时便可以用军中的各式火器,狠狠射杀防线内的清军鞑子,为进军途中牺牲的将士们报仇!

  黄土岭清军炮阵中,巨大的轰隆声连绵不绝,炮阵中布满了刺鼻的浓烟,清军的众多炮手不断娴熟的刷膛装弹,然后进行炮击!

  只见那些清军的炮手训练有素,特别其中还有许多葡萄牙炮手,竟比明军各部的炮手更为精悍,不但射击速度更快,射击的准度也更加精准。

  而且清军的火炮也经过那些汉奸炮手的改良,全部使用一种四轮磨盘炮架,将沉重的火炮安放在炮架上。这种炮架可以左右灵活转动,需要瞄准目标的时候,只需要几个健壮的炮手,就可以用粗木杆插入炮身木孔中,稍稍用力便将炮身旋转、调整角度,然后就可以朝目标轰击。

  这种炮架算是清军炮手的独创,可见此时清军的炮手都是精良之人,可叹当初孙元化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打造出来的精锐炮手,此时全部便宜了满清鞑子!

  随着一颗颗沉重的炮弹不断发射,朝着不断前进的明军军阵中射去,落入明军的阵中,不断给明军将士造成伤亡。特别是明军离主岭两里多,离黄土岭第一道清军防线不远的时候,清军布置在中岭的那些六磅炮、八磅炮、十磅炮也先后开炮了,一时间清军的火力瞬间暴增,正在前进的宣府镇军阵遭到巨大打击。

  对驻守在黄土岭的清军来说,此时宣府镇将士距离他们不过一里多,正好处于火炮的有效打击范围之内,如果不是杨国柱派出家丁在阵中弹压各部,再加上此战乃是国战,宣府镇将士心中也憋着一股血勇之气,此时面对清军的猛烈轰击,这支大军早就崩溃掉了。

  而在明军中军,洪承畴望着猛烈轰击的清军火炮,脸色铁青牙关紧咬,不断派人赶往炮阵询问,能不能向清军部署在黄土岭上的火炮展开反击。

  可是洪承畴得到的回复却是,此时明军炮阵距离黄土岭清军炮阵有三里开外,明军的火炮自下而上轰击,根本够不到清军的炮阵,就算强行开炮,炮弹也只会砸到自家兵马。

  “奴贼奸诈,着实可恶!”

  洪承畴愤怒的咒骂着,此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儒雅,眉头紧锁的望着前方,只是期盼着宣府镇和山西镇两支大军坚持下去。

  刘衍也目不转睛的望着前方,对于此时宣府镇与山西镇将士的表现,也是非常的钦佩。

  这两支大军并不是青莱镇新军这样,经受过严苛操练,装备豪华装备,有着充足钱粮供应,并且已经建立了类似于近代军队的操典、军规,有着远大理想的新式军队。

  可是此时宣府镇、山西镇这两支大军承受着清军猛烈火力覆盖,在承受巨大伤亡的情况下,不断向前推进,而没有崩溃,已经称得上精锐二字,其表现也远比历史上更为出众,即便是刘衍也不得不赞叹。

  此时黄土岭中岭与主岭的清军火炮轮流炮击,一方冷却时,另一方开炮,使得清军的炮火连绵不绝,几乎没有一丝中断。

  随后清军第一道防线的一些红夷小炮也开始发射,不过这些小炮距离更近,明军炮阵也能够打得到。

  洪承畴见状当即愤怒下令,命明军炮阵展开反击,先将山脚下第一道防线上的清军小炮扫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