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02节(2 / 2)

  “只是刘参将也知道,秦军苦楚,这是人尽皆知的,我秦军将士虽然骁勇善战,可是装备却很差。就说铠甲吧,也只有军中勇士和将领可以装备,普通士兵只有号衣而已。还有火器,秦军将士使用的火器便是三眼铳、火绳鸟铳……”

  刘衍笑着摆了摆手,拦住喋喋不休的郑崇俭,说道:“末将算是听明白了,郑督想从末将这里买一些兵备,对吗?”

  “呵呵,本督就喜欢跟刘参将这样的聪明人聊天,痛快!”

  刘衍说道:“那郑督准备用什么交换,银子还是粮食?”

  郑崇俭说道:“刘参将也知道,现在陕西的情况非常不好,粮食比金子还贵重,本督拿不出多少粮食的。至于银子嘛,现在秦军的军饷都已经拖欠四个月了,自然也没有银子可用。”

  “这么说来,郑督是想赊账?”

  “不!”

  郑崇俭说道:“是这样,今日本督分到了四千三百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可以用这些兵丁来换,三个兵丁换一个新军的全套装备,如何?”

  刘衍闻言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郑督所说的沙场老兵就是左军的那些溃兵吧!”

  “呵呵,正是。不过刘参将别看这些都是溃兵,却是征战多年的老兵,只要稍加整顿就是一支劲旅啊!”

  “这样的好兵,还是郑督自己留着吧。再者说,我新军将士是什么装备?精铁打造的全身甲、头盔、铁手套、铁网靴,精铁燧发鸟铳,这样的装备即便是当年的三大营也不一定比得上,三个溃兵就想换一身这样的装备?郑督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啊!”

  郑崇俭的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刘参将,本督好言相劝,是真心与你做这笔生意的,就算买卖不成,也不用如此刻薄吧?”

  “真心做买卖?郑督如果是真心,那就拿出银子或者粮食,至于左军的那些废物,末将可看不上!”

  刘衍对秦军诸人很是看不上,这个郑崇俭本就是一个能力不行的庸才,贺人龙是地地道道的军阀,杀良冒功、失陷友军、违抗军令的事情,干的不比左良玉少。

  至于那个李国奇,也是一个小角色,没有大本事,就是一个草包将军。

  对于这样的人,刘衍也不屑于做什么买卖,原本还想着维持表面上的和气,却见郑崇俭如此不知进退,正好直接怼回去。

  说完,刘衍便站起身,说道:“郑督如果没有别的事,那末将就告辞了,请!”

  刘衍不理会脸色难看的郑崇俭,直接出了营帐,叫上外面等候的苗绍等人,回到了新军大营。

  “传令各营将士,准备拔营返回山东!”

  中军大帐内,苗绍、许铭、陈勋、王越、汪博、张义、沈拓、荀景云、鲍学镇几人闻言,都是欢呼雀跃,众人跟随刘衍千里来援,只一战便解决了张献忠这个大祸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回家,自然心中欢喜。

  陈勋说道:“大人,是不是杨嗣昌那边宣布命令了?”

  “这还没有,不过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刘衍想了想,说道:“杨嗣昌身为督师,有调兵返回的权利,所以咱们就不在这里干等着了,后天便出发返回山东,明日我再去一趟中军大营,向杨嗣昌辞行。”

  “只怕杨嗣昌不会放大人走啊。”

  王越看着担忧的从陈勋,随即笑着说道:“仗都打完了,杨嗣昌还有什么理由不防大人回去?”

  陈勋说道:“可是陕西和河南的局面依然很坏,杨嗣昌要是前往那边剿贼,势必不会放大人走的。”

  众人闻言也是担忧起来。

  刘衍则是很坚定的说道:“放心吧,杨嗣昌已经没有机会去剿灭李自成了。”

  众人惊诧:“为何?”

  刘衍说道:“杨嗣昌在战前就已经患病,这段时间病情又加重了不少,我看他已经没有几天活头了。”

  众人惊骇。

  次日,刘衍再次来到中军,在大帐内见到了杨嗣昌。

  “这么说,刘参将是准备提前回去了?”

  刘衍说道:“请督师体谅。眼下山东各地不但旱情依旧,蝗灾也开始蔓延,末将急于回去率领军民抗旱救灾,以稳定地方。”

  “再者说山东就在河南边上,末将担心山东的灾情得不到控制,李闯所部会渗透到山东各地,到时候流贼大军就更加难以剿灭了。”

  杨嗣昌叹息一声,随即便咳嗽了起来,剧烈的咳嗽让杨嗣昌的脸色变得潮红,许久才止住,连忙喝了一口水压了下去。

  “唉!本督原本计划,在剿灭了张献忠所部之后,向朝廷讨要钱粮和援兵,然后率领刘参将和秦军各部向北,进军陕西和河南各处,围剿李自成等流贼兵马。”

  “可是老夫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无力再统军作战,只好先让郑督率部回陕西,先稳住局面再说。”

  刘衍说道:“督师心系国朝,末将佩服。末将率部回去之后,也会尽力稳定地方,为朝廷效力。”

  “唉!看来刘参将是铁了心要走的。”

  杨嗣昌说道:“其实,刘参将可以留下,或者去河南,只要刘参将看上的地方,本督便可以向陛下举荐,为刘将军单独开一镇,以刘参将为总兵官。待到本督病情好转,咱们再一同出战李闯诸贼,难道不好吗?”

  刘衍心中冷笑,杨嗣昌还在做美梦,以为给出一个总兵官就可以把控自己,有新军在手,便可以继续建功立业,让新军将士为他卖命!

  其实杨嗣昌不会明白,刘衍的心中之所以强大,那是因为在即墨营城,刘衍为新军两万八千余名将士分了土地,让他们有了希望,让他们的家人可以活下去。

  同时,王家庄和浮山前千户所这两处兵工基地,以及其余各处工坊产业,为新军提供着精良兵备和充足的钱粮供应,这些都是新军战力强大的根本原因。

  如果换了地方,刘衍和新军将士便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就算把北京城划给刘衍,新军也会越打越少、越打越弱,根本无法长久的保持战力。

  于是刘衍抱拳说道:“末将谢过督师厚爱,只是即墨营城的百姓全赖末将过活,末将不能弃他们而去,请督师见谅!”

  杨嗣昌说道:“那好吧,既然刘参将去意已决,本督也不便强留。”

  “不过刘参将放心,本督还是会向陛下保举刘参将的,只希望将来有事,刘参将可以伸以援手。”

  刘衍说道:“请督师放心,末将谨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