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85节(2 / 2)

  “末将知道殿下与各地藩王和北直隶、南直隶的豪商多有往来,末将可以大批量的向殿下出售这三种货物,殿下可以转卖到其他地方,但是不能在山东境内出售,如何?”

  德王朱由栎当即答应下来,山东境内才能赚几个钱,自己堂堂一个藩王才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呢。

  “不过这些货物,你给本王什么价钱?”

  刘衍说道:“跟别的商贾一样,肥皂是每块六钱银子,玻璃酒具八十两一套、茶具七十五两银子一套、其余一律三十五两。至于水泥,则是每袋四百文。”

  德王朱由栎直接站了起来,这样的价格比市面上的售价低了不少,自己就近往北直隶卖,即便加上运费和路上的损耗,也能赚上不少。

  于是朱由栎大声说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今日就下单子,刘参将尽快给我运来!”

  “末将只能运到青州府,剩下的需要殿下自己往北运。”

  朱由栎想了一下,说道:“好,就这么定了!”

第二百七十章 贸易大发展

  刘衍等人从德王府出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便在济南府城内找了处客栈住下,第二天一大早,众人踏上归程,一路疾行赶回了即墨营城。

  就在刘衍回到即墨营城的第二天,卢象升派人送来了一份公文,对于刘衍在安东卫和大嵩卫的所有做法予以追认,并且公开表示,自己对刘衍整顿即墨营城的措施全都支持。

  刘衍看着这份公文开怀大笑,随即命人抄录十几份,张贴在即墨营城各卫所。

  卢象升的态度让即墨营上下大跌眼镜,消息传开,就连登州营和文登营上下也是吃惊不小。

  由此,刘衍在即墨营城的改革得以迅速推行下去,虽然此时各地的旱灾还在持续,但是即墨营各地的百姓却并不慌张,各卫所的赈济措施也比较到位,与别处动荡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后刘衍便在苗绍率部的护卫下,前往大盘堡和鳌山卫,此番与德王定下大笔订单,肥皂工坊、玻璃工坊和水泥工坊的产量必须大幅提升。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刘衍便给各处工坊下令,命各工坊主事大力提高产量,以增加各工坊的收入,应对今年的旱情和蝗灾。现在是检验成效的时候了。

  大盘堡内,陈江氏和陈勋这两口子满脸春风的跟在刘衍身后,大盘堡的一众军户也纷纷围了上来,争相一睹刘衍的风采。

  刘衍也很高兴,不断向众人挥手致意。大盘堡是自己起家的地方,这里的百姓就好比“老区人民”,刘衍与这里的军户百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随后,刘衍等人来到肥皂工坊内,苗绍派部下将士围住工坊,以免热情的军户百姓冲进来,造成踩踏事故。陈勋和陈江氏一左一右陪同刘衍视察各处。

  “大人,现在肥皂工坊的工人已经增加到七百多人,属下按照大人的指示,优化了制造流程,增添了一些得手的器械,现在工坊每月可出产肥皂十六万多块,价钱依旧是六钱银子,但是成本却降到了两钱左右,这还是算上了人工的。”

  陈江氏如今掌管肥皂工坊,手中经过的银子每月也有十几、二十万两,算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了,自然而然的也养出了几分贵气。

  此时陈江氏面色红润、衣着华丽,面对刘衍款款而谈,已经不再是当年大盘堡的那个墩军妇人了。

  刘衍心中一阵感慨,随着自己势力不断膨胀,自己身边的人也开始蜕变,这是好事,希望将来自己可以带动天下人一起变好!

  刘衍满意的赞许了陈江氏一番,然后说道:“如此,肥皂工坊每月的纯利有六万多两吧?”

  “是。”

  陈江氏笑着说道:“每月六万七千多两,差不多。”

  刘衍说道:“弟妹做得很好,这个月就拿三份工钱,肥皂工坊的所有人拿双份。”

  “哎呦!”

  陈江氏连忙说道:“那我就替工坊大家伙谢过大人了!”

  说话间,刘衍等人已经看过肥皂工坊的整个制作环节,相比于当初刘衍还在大盘堡的时候,已经完善、细化了许多,当然效率也高出许多。

  随后刘衍等人来到了陈江氏的署房内,众人落座,刘衍便拿出德王下的订单,说道:“这是德王给的生意,从下个月开始,工坊每个月要匀出六万块肥皂,定时送到青州府,那边会有德王府的人接应运走。”

  “六万块?”

  陈江氏有些担心,说道:“大人,现在这十六万多块肥皂完全不愁销路,再匀出去六万块,其余的商贾那边就不够卖了。”

  “先紧着德王那边。”

  刘衍斩钉截铁的说道:“德王掌握着对北直隶和南直隶等地的销路,要先通过德王搭上线,以后才好继续扩大规模。”

  “至于其余商贾,可以继续扩大产量,慢慢弥补。”

  陈江氏领命。

  随后刘衍又来到了玻璃工坊,这边主事宋灌、主管史四升已经等候多时了。

  陈勋和宋灌、史四升陪同刘衍巡视各处,宋灌边走边禀报:“大人,现在玻璃工坊的工匠已经扩充到五百人,坩埚也增加到四十座,每月可产出玻璃酒具六百套、茶具四百套、各类玻璃制品一千两百套,每月纯利九万五千两以上。”

  刘衍站在一座坩埚前,炙热的气浪迎面扑来,刘衍微微眯着眼,问道:“现在玻璃器皿主要卖到何处?”

  “主要是济南府城和青州府、兖州府、莱州府的一些大户人家采购,另外山东以外也有些生意,但是不多。”

  刘衍说道:“现在玻璃工坊要全力疏通山东以外的销售渠道,北直隶和南直隶是重点。”

  说着,刘衍拿出德王的订单,递给宋灌说道:“从下个月起,拿出所有玻璃制品产量的三成供应给德王,定时送到青州府,那边有德王府的人与你们交割。”

  宋灌微微皱眉,说道:“大人,这个份额是不是太大了,要是被德王拿下这么大的销售份额,将来德王如果跟咱们压价,怎么办?”

  刘衍赞许的看着宋灌,说道:“你能想到这一点,足见是用心了。不过不必担心,我许给德王的肥皂、玻璃、水泥这三样货物,哪一个都不是等闲之物,全天下只有我这里才有货,才有大量的出货量,德王找不到下家,他就不敢跟咱们压价!”

  宋灌抱拳领命。

  随后刘衍巡视完各处,依旧给宋灌等玻璃工坊的工匠发下赏银,众人欢欣鼓舞自是不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