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劫_分节阅读_第137节(1 / 2)

  披上绛红裘衣,灵越系紧绳结,抬脚轻踹了踹启珩。

  “别装死了,入城时听说今夜城中举行篝火晚宴,百姓皆可参与,去是不去。”

  “不去!”

  启珩甩头冷哼,拒绝得干脆,他才不要听她的话,说去就去岂不是显得很掉价!

  灵越淡淡颔首,翩翩然往门外走去,徒留一介呆愣的伤心人。

  就……走了?

  启珩傻眼,这小娘子恁地绝情了。

  --------------------

  祝大家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事业有成,万事顺遂!

  启珩:在此新春佳节之际,我给大家表演一个泅水,咕噜……咕噜……咕噜……

  灵越:果然野狗泅水要比鸳鸯戏水好看!

第172章 初雪临

  渤海国夜里不实行宵禁, 因此夜幕下的郢州城灯火通明,繁华喧阗,车马如流。

  身为渤海国的独立州, 郢州依仗地理优势成为诸国商人贸易互通的枢纽带,可谓相当的富庶。

  百姓们携家带口喜气洋洋地走上街巷, 街头倡优耍着百戏, 稚儿嬉笑玩耍, 少年男女并肩说笑,满头华发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慢慢前行, 街旁支起的摊子前烹煮着香喷喷的食物。

  善舞的男女不分老幼皆加入到踏歌而行的队伍中,鼓乐游行, 引吭高歌, 回旋婉转。

  渤海国的歌谣简单直白,不似中原的民谣曲调文绉绉, 灵越从未听到过这般歌谣,驻足街中抬眼观赏。

  尝闻渤海国人不光在重要的年岁时节欢庆, 平常的时候也总会载歌载舞,寒凉的夜风吹不散似火热情,语笑嫣然的人们兴致不减丝毫, 大有游逛一夜的打算。

  一路上,灵越走走停停, 发觉了不少趣事。

  明明是走在路上互不相识,却因为偶遇随口搭了几句话便成为勾肩搭背的朋友,分享吃食,甚至会邀请对方到家小坐。

  总之, 给人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譬如, 适才她站在街上多瞧了几眼一位小娘子手中提挈的花灯, 那位小娘子察觉之后,立刻凑过来与她自来熟的侃侃而谈道。

  “娘子是不是觉得我的花灯很漂亮?”

  她顿了下,在小娘子目不转睛地盯视里颔首。

  “那说明你很有眼光的!这可是城北俞家灯坊的花灯,他家的制灯技艺传承了七十来个年头,每一盏灯笼又漂亮又耐用,而且还可以和老板讲价!”

  小娘子笑眯眯分享着,眼神猛然一亮,犹如见到珍宝。

  “哇,娘子的裘衣真好看,不知是郢州城内谁家的手艺,光看针黹、面料便知轻软而不厚重,御寒的效果肯定是极好,比兽皮做的衣不知强上多少倍,绛色还衬肤白,当真是美艳不可方物。”

  耳畔传来叽叽喳喳的夸赞,灵越低首望着闷头打量自己裘衣的小娘子,心内有些好笑。

  看来渤海百姓生性豪爽豁达,不拘小节的这一项传闻,她今儿倒是亲自验证了。

  三言两语打发走了那位求知欲极强的小娘子,灵越漫不经心地侧目瞥视自己身后的那个不远不近缀着的‘尾巴’。

  长街上人潮如织,一条‘尾巴’夹带在人堆中,启珩遮遮掩掩的鬼祟尾随,生怕跟丢前方的绛色倩影,一直拿眼乜斜,仿若一个藏头露尾的鼠辈。

  随着人群前行,灵越望见空地上木堆拢起的篝火熊熊燃烧,百姓围绕在篝火旁结成一个圆圈,边跳着舞边唱着歌谣。

  无数人融入欢乐的氛围,启珩站在不远处,望向人群之外灵越孑然落寞的背影,神色微滞,蓦然沉默下来。

  她欣赏着热闹,却不曾真正置身,只因是局外人便格格不入。

  大朵绚烂焰火冲上云霄,绽开万丈华光,冲淡了夜色的孤冷,篝火的火光映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突然有人指着天空兴高采烈地大声呼喊着什么。

  灵越仰首望去,面上忽然微微一凉,定睛细瞧,一粒粒细小的皓白冰晶纷纷扬扬扑面。

  “下雪了,下雪了!”

  雪色漫漫,火光灼灼,稚儿欢呼着蹦跳,人们笑声不绝,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里,瑞雪兆丰年,片片雪花带来的是丰收在望的欣悦。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中原的雪总是要稍含蓄婉约,而渤海国的雪初时若盐粒颗颗分明,俄顷便若鹅毛纷飞,一片片的坠下迷人眼,地面很快覆盖了一层薄雪。

  人们并未因大雪的到来就此归家,反倒因下雪愈加欢乐,围在篝火旁舞动得更加起劲儿。

  灵越伸出手去接雪花,柔软寒冷融化在掌心,终却了无痕迹,余下些微的刺骨之感,她的心恍惚间归于安宁,又从安宁中生出丝丝茫然。

  不过片刻的工夫,大地装点成一片银装素裹,绛色倩影独立雪中格外耀眼。

  她漆黑的眼瞳映着天地、篝火和雪,额外又多了一柄绘着除夕喜庆团圆人物图的油纸伞,伞面倾斜罩下阻挡了纷扬雪花的侵袭。

  掌中兀然被强塞进一枚炙玉,火热的温度传递至内心深处,灵越身畔多了一个颀长的身影执伞静立,肩膀轻轻一沉,一只修长手掌拂去了她肩上的积雪。

  晶莹落地,悄无声息。

  说不来,倒是又来了……

  她侧目,雪白的脸庞浮现出一点子笑意,“簌簌新雪满瓦檐,皑皑冬晴覆枝桠。下过这场雪之后,离除夕就不远了,还不知你们渤海国人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