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张辽兵败 229(1 / 2)

对诸葛亮的话,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吕布见状,便吩咐亲卫将青州的舆图挂在墙上,然后与众人一起选择最合适的战场。

经过一番分析,吕布最终决定将战场选择在离平昌城30里外的一处丘陵地带。

虽然丘陵不是山峰,但是能提前占据高处,在大战之时,还是有一定的正面效果的。

至于为何不选择更加险峻的地势作为阵地,原因也很简单。

从平昌城到张辽目前所在位置,并没有更合适的战场。

事实上,就算有更险峻的地势,比如高山、峡谷等易守难攻之处,也不适合做此次大战的战场。

因为,从表面实力来看,双方纵然有差距,也不会很显着。

若是一方占据了绝对的地利,那大战根本就打不下来,袁绍若是真的想打,也绝对不会按照吕布的想法去强攻,最大可能是绕路。

毕竟,地球是圆的,没有绕不过去的坎。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吕布也不耽搁,当即便做出决定:

将诸葛亮和太史慈留在平昌城,他亲自带领陈宫、刘晔、赵云和臧霸前去迎战袁绍。

之所以留下诸葛亮和太史慈,一是因为平昌初下,民心不稳,需要强有力的军队震慑,以保持后方稳定。

其次,便是方便粮草运输,以及支援前线。

平昌离前线三十里,若是前线需要紧急支援,城中不到半日便可抵达战场。进可攻,退可守,平昌城虽然没有作为战场,但是重要性却丝毫不比他们精心选择的战场小。

其实,最适合留守平昌的武将,并非太史慈,而是臧霸。

一则臧霸刚刚立下大功,麾下兵马损失惨重,于情于理都应该让他先留在城中补充兵力。

二是臧霸实力毕竟不及太史慈,但是加上诸葛亮,坐镇平昌城已经足够,还能让前线多一个天极武将的战力。

吕布为何不让臧霸留守平昌呢?

说来还与之前商议之事有关,吕布刚刚决定处死昌豨,要说臧霸对他没有怨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布还是决定不给臧霸有动摇的机会。

这样对双方都好。

在平昌城破之前,吕布大军还剩三万。破城之后,又接收了将近一万的降兵,如今吕布手上能动用的兵力总计四万。

吕布决定给诸葛亮和太史慈留下五千守城。

他自己则率领五千骑兵前去支援张辽,让赵云与臧霸率领其余人马紧随其后。

吕布军中骑兵除了张辽那五千之外,原本已经只有两三千,战败高干之后,又收纳了数千降兵,如今骑兵总人数已经高达一万多。

吕布率领骑兵轻车简行,只携带了两顿饭的干粮和饮用水,便轻装上路。

不到两个时辰,便来到了预定的战场。

然而,吕布还没来得及查看地形,马上收到了一则令他惊讶万分的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