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略通易数 227(1 / 2)

“说说吧,你们怎么看?”

昌豨身份不够,本来是不能进入大厅的,大厅中自然没有他的座位,而且他毕竟是犯了事儿,也算是带罪之身,只能跪在堂中。

吕布的话音刚落,臧霸便率先开口了。

在座的几人,就他与昌豨最为密切,无论如何,他都绕不过去,还不如率先表明自己的立场。

臧霸起身,先是对着为首的吕布躬身行礼,然后又对着赵云行了一礼,这才缓缓开口:

“末将御下不严,以致犯下重罪,无论将军如何惩处,末将都毫无怨言。不过,昨日一战,跟随末将多年的兄弟都埋骨此地,仅有昌豨与末将二人侥幸生还,若是可以,末将愿意以此战军功为昌豨恕罪,以全兄弟之义,袍泽之情!”

臧霸一番话下来,情深意切,自己还忍不住抹了抹眼睛。

吕布心中也不禁为臧霸道一声好,别看这家伙浓眉大眼的,心眼儿还挺多。

这番话,首先在表忠心,声明无论吕布如何处置,他都没话说。

可接下来又刻意以昨日惨烈的大战来获取众人的同情心,毕竟军功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吕布只是略微点点头,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说好了要让众人商议,他这时候要是表露态度,那商议也就成了个形式。

在吕布的点头示意下,臧霸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臧国相与军司马昌豨在攻城一战中浴血奋战,是不争事实,在下也倍感钦佩。

然在下以为,功是功,过是过,若是所有的罪恶都能用功勋抵消的话,还要律法与军纪何用?

哪一个能身居高位的将军没有功劳傍身?这样一来,是不是所有不尊军纪之人,都可以得到赦免?

末将以为,军司马昌豨无故袭杀袍泽,罪大恶极,当处极刑,以儆效尤!”

毫无意外,臧霸之后开口的便是赵云了,言辞犀利,与其针锋相对。

这并非赵云对臧霸有意见,而是他身在其位,便要履行职责,若是真的如臧霸所言,可以用臧霸的功劳来抵消昌豨的罪行,那其余违反军令的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的上级军官来帮忙抵消?

赵云的这番话一出口,除了面无表情的吕布之外,众人脸色皆变。

吕布的女婿,诸葛亮首先反驳道:

“在下以为,子龙此言甚为不妥。此番昌豨军司马行事确有不当之处,理应当罚。不过,昌豨军司马昨日才立下大功,今日便被斩首示众,难免引起非议。在下以为,此事应该从长计议,不妨先将此事暂且放下,待大军凯旋之后再做处罚!”

诸葛亮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大多数文人的态度。

对于文臣来说,朝堂的稳定是最重要的,为了朝堂稳定,可以牺牲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比如那五名士卒。

相比起杀死昌豨来说,这五名士卒的死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若真的按照赵云所言,将昌豨只置于死地,不说昌豨本人的数千名手下怎么看,他的顶头上司臧霸必然是不能接受的,肯定会心生怨言,这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更何况,这些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臣,打心里其实是认为“王侯将相当有种”的,所谓福荫子孙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无论为官还是为将,不就是为了让现在的功勋为后代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