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擒王 170(2 / 2)

赵云一招“天幕”,拦截了大半射向军中的箭矢,马不停蹄便继续向前杀来。

当他看到敌人军阵依旧防御地无懈可击的时候,心中也暗暗点头:这次的武将跟之前那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只见敌人前方三排大盾兵护卫在前,其后是长枪兵与盾兵交错,整个阵型以防守为主,攻击为辅。

这种阵型对付步兵会呈现攻击力不足的现象,只能被动挨打。

但是用来对付骑兵,尤其是轻骑兵,却恰到好处。

前面三排大盾兵不需要攻击,只要将奔驰的骑兵拦截下来,就已经胜了一半。

纵然有赵云这样的猛将带头冲锋,能以武将技能轻易将前面三排大盾兵击穿,可是后面盾兵与长枪兵交错排列,依旧寸步难行。

而骑兵的速度一旦降下来,发挥不出冲击的优势,在战马上反而处处受限,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护胯下战马,战力甚至比起普通步兵还不如。

因此,面对防御地犹如铜墙铁壁的步兵军阵,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有一员绝世猛将带头,从铜墙铁壁上凿穿一条通道,身后骑兵紧随其后,将战果扩大,进而杀穿对方。

不过,这种方式不仅仅对武将有极高的要求,对身后的骑兵队伍也有很高的要求。

毕竟敌人的军阵并非死的,哪怕有武将能轻易凿穿,可敌人会瞬间从两边赶过来将这个通道补住。

若是后面的骑兵不给力,最后会造成猛将孤军深入,而骑兵被拦截在阵外或者割裂成几个部分的现象。

若是没有这样的绝世猛将以及精锐骑兵的话,那就只能采取放风筝的策略。

利用骑兵速度优势,与步兵军阵拉开距离,然后冲过来齐射一番之后,再从旁边绕开。

一轮又一轮的齐射,让步兵陷入只能被动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时间一久,不仅伤亡大增,更主要的是对精神的摧残,让他们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士气大跌。

不过,想要做到这样,其实也不容易。

首先,并非所有骑兵都会骑射,这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

其次,这需要一个比较宽阔的战场,让骑兵有来去如风的自由。

显然,对赵云而言,这两个办法都行不通。

赵云有把握一击破开敌方的防御,却没把握身后的骑兵能跟上自己的速度。

他担心,自己一旦进入阵中,朝前杀去的话,身后的骑兵会被敌军给切割开来,数千人围困数百骑兵,骑兵没有了速度,最后只有被围杀一个结果。

眼前战场只是一条大道,并不宽敞,也没有腾挪的余地,赵云也不可能带着骑兵绕过去。

所以,赵云在略微思量之后,便做出了决定。

就在骑兵即将与敌方军阵亲密接触的时候,赵云突然一勒马缰,然后不待战马停稳,便一跃而起。

“砰砰砰!”

赵云踩着敌军士兵的头顶,在敌军中纵横穿梭。

“擒贼先擒王!”

赵云既然没把握带领骑兵完成冲锋,便决定独自擒获敌军主将,只要敌军主将一死,军阵必不攻自破。

不过,这样做显然是有极大危险的,如果敌军主将不是易与之辈,只需要稍微缠住他,没有了坐骑的赵云可就惨了。

另外,在万军中,还需随时考虑谋士的作用,尤其是很多谋士有控制技能,一个不小心就着了道。

当然,赵云之所以敢如此冒险,并非没有把握。

在出发之前,诸葛亮就仔细分析了刘勋势力的情报,除了一个天级谋士之外,最强武将不过是刘勋本人这个玄级巅峰,不可能对赵云造成威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