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拦路 133(2 / 2)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诸葛亮自己也发现,吕布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不堪,这绝不是因为他是老丈人的缘故。

“子龙放心,亮以自身为保,你若去了徐州,必然不会强迫你留下。不过,此地恐不宜久留,亮三次前来,恐怕早已被有心人发现,若是知道你有出山之意,恐大将军不会轻易放你离开。

不如此时趁其不备,我们轻车简行,速速离开!”

赵云也知道这个道理,若是他一直不出山,隐居在此,袁绍也就忍了,可若是一旦露出要出去另寻明主的话,袁绍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虎出山的。

好在,赵云是寒门,家中父母早已去世,早年由兄长将其抚养长大,后来兄长也早亡,只留下一个寡嫂与侄儿相依为命。

赵云当即将嫂子与侄儿叫来,商议一番之后,便带着一些细软,跟着诸葛亮准备前往徐州。

原本家中还有几位仆人,赵云只留下一位老仆做车夫,其他人全部被遣散归家。至于他们在乱世如何生存,赵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连自家都难以保存,哪有那么多菩萨心肠去操心他人?

一行五人,带着一辆马车,就这样轻松上路。

赵云骑着照夜玉狮子,与诸葛亮在前面领路,老仆驾着马车,载着赵云的嫂子和八九岁的侄儿紧随其后。

车上有足够五人吃上半个多月的干粮,他们沿途避免进入城镇,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河北盗匪猖獗,赵云倒是丝毫不惧。

其本人能在数万军中杀个七进七出,区区盗匪,只要不是张燕的黑山军,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更何况有诸葛亮保护家人,他后顾无忧。

这便是艺高人胆大吧,一行人专挑偏僻小路走,就是怕被袁绍的人拦截。

然而,有些事是怎么也避不过的,比如前方那座关卡。

常山到下邳距离非常远,沿途要经过巨鹿、清河、平原,再才能抵达青州的北海,然后进入徐州的琅琊。

跨越州郡本就不易,沿途有不少关卡重重把守,不仅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更是为了防备流民迁徙。

面对普通关卡,有琅琊诸葛氏与当地士族的关系在,总能找到熟人引荐,轻松过关。

然而,前面这座关卡非同一般,屹立于巨鹿与清河之间,由袁绍手下将领吕旷镇守。

吕旷名声不显,但是在袁绍麾下却是为数不多的地级猛将之一,常常自诩武艺只在河北四庭柱之下,仗着有族兄弟吕威璜、吕翔等人都为袁绍效力,曾经连大将麹义的武力都不放在眼里。

诸葛亮原本也找了清河崔家从中说和,想要让吕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几人顺利过关。

可是谁知道,吕旷虽然武力不凡,却心胸狭隘,曾经被清河崔氏的崔琰讥讽过几句,早就对清河崔氏怀恨在心。

若是没有清河崔氏的人前来,说不定诸葛亮直接送点金子也就能过去了,这下却弄巧成拙。

“尔等竟然想要贿赂本将军,莫不是要去往河南投敌?”

吕旷其实才根本不在意什么投不投敌,他不过是先给眼前之人扣上一个帽子,再来慢慢炮制。

此时,清河崔氏之人因为被吕旷羞辱,再加上没能完成诸葛亮所托,自觉无颜见人,已经在诸葛亮的安抚下,先行离开,留下诸葛亮等人自行解决这个拦路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