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1 / 1)

于是,神派使者于梦中指示那老人周尚,周尚醒来便去了杏花林,在杏林中便遇见了那女婴。要说这女婴来历,我们看她身上的微光,便可略知一二。她原和其他众多使者一样,曾经也住在天上,常常静坐在至高神的脚边,浸润在神的爱里,沐浴着神的光辉。当神与那黑暗达成协定后,神向众子说:“我们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大厅里鸦雀无声。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她俯伏在地轻声说。

神低头看她,就喜悦她。

“你要化成人形,去往人间,天上的记忆都将被封存。你降生是为了带去光明、爱、医治、安慰、和平,是为了拯救苍生。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了。”

“我是你的使女,愿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众使者为她高唱颂歌。

这事以后,周尚将她抱在怀中,便从半山腰移居到这隐于高山之上的杏花林中。神晓谕周尚,务必倾尽全力抚养,又问道:“你想要求什么?我必赐给你。”

周尚回答说:“你仆人-我父亲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使他辅佐一国明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他治下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又为先王存留大恩,尽管后世子孙不孝,仍然有子孙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至高神啊,如今你既使那人接续他父亲作王,又娶了我女儿为后,然我并不如我父亲般有辅佐规劝之才,就求你赐王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除掉强暴,施行公平公义。赐他良臣贤相能以佐助,不然,谁能救这许多的民呢?再者,我还要求你,你交于我的这女儿,本是天之神圣女,突降人世,必招邪魔侧目。我枯朽残年,肉体凡胎,这担子实在过于我所能承受得,我求你在她成人之前,你亲自护她周全,免得恶看见她就想要伤害她。”

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两件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为王求智慧为民求福祉,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必为百姓带来福祉远超乎你所求所想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在这林中的日子,都尊贵丰足一无所缺。这女儿,我也应允你,十五年内,只要女儿不下山,断不会有恶进得来杏林,恶必被蒙住双眼看不到真实。只是往后的日子,你要谨慎。”

周尚醒了,不料是个梦。他就来到杏林中那棵最大的杏花树下,举目望天。前尘往事尽皆浮现在眼前。

周尚,生卒年不详,过了百岁后,连他本人竟也记不得,自己如今究竟活了多少年月了。他父亲周旦本是李朝开国元勋,以杰出的政治、军事理念,为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更是一心为国为民,主张敬尊天命,施行德治仁政。常常劝谏为首者上至天子君王,下至文武百官,无论统治一国还是治理一方,皆应修明道德,为苍生之表率。务要心记民生,体察民情,为民谋利,勿要安逸无为。坊间流传一段佳话,农忙时节,百姓常会看到一位老者,身边带着一两位年轻随从来到田间。这人态度极其谦和,会随走随问说:“兄长,今年收成如何啊?”“小老弟,我看你今年庄稼长势比别家要好欸!”有时候庄稼还未出穗时,他也来“今年雨水少啊!”“这是谁家的,要除草了!”“大叔今年高寿啊?身子骨可还硬朗,家中可还福乐安康?…”民间亲切得称这位丞相大人为周老夫子。

后,先王李成薨逝,宣王李启年幼,周老夫子摄政。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妄图高位者多有不服,最终联合大贵族孙仲和东夷部落反叛。周老夫子率师东征,平定叛乱,却在凯旋回朝途中意外染病身亡。于是,大权旁落,周家式微,儿子周尚纵有经世济国之才,为保一家根本,也只得赋闲家中韬光养晦,以收受教学民间子弟明法修德、习医治人为己任,后渐渐也门庭若市起来…而年幼的启王在母后娇宠无度,宦官佞臣把持朝政中,日益顽劣骄纵、暴虐凶残,迷失本心…

这一天的早晨,捂了一夜的大雪将天地装扮得洁白无瑕。有人看到这洁白,会生出一种不忍,不忍去触碰,更不忍去践踏,仿佛只要轻轻一碰就玷污了这天地间的极美。恰巧有位女子此时立于漫天大雪中,一动不动,对这样的美正是充满了这般的怜惜和敬畏。雪中的她披着嫩如鹅黄花蕊的大氅,苍白胜雪的脸蛋上闪烁着宝石般清澈的瞳仁,光洁的额上配着星辰,一头瀑布似的黑发柔顺得垂到腰际,任由雪花纷纷飘落其上。突然有一少年走近她身旁,傻愣愣得盯着她看。这少年微微笑着,在雪中竟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他把手中的小雪人递给她,她一边仔细观察,一边问“它怎么没有眼睛?”,然后他们一起为雪人按上最黑最亮的眼睛。

后来,我们知道这女儿正是周尚的独女,单名一个字唤作寧。愿她一世平安康寧。这少年便是宣王李启,他于少年时第一次遇见她,便决定要用一生来爱她。于是他要娶她,并执意立她为后,尽管王后的位置本已由朝中拟定给另一位高官之女。于是,她入宫的那日就是她与一世平安康寧的诀别。后来,她父亲重新被启用,直至丞相的尊荣。然而,月满则盈,水满则溢,福祸从来相依。寧王后好几年过去了仍然没有所出,丞相因为一些政治理念不仅得罪了许多权贵,更渐渐被王疏远厌弃。当他重新调查自己父亲凯旋回朝突然身亡的种种疑点时,许多相关人员更是一夜暴毙……再后来,他看透了一些无力改变的真实之后,便毅然辞官离乡隐居到这山林之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