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印记3 3(1 / 2)

三年级结束时,他们再次搬了家。

新家附近有所学校,校风很好。木木和弟弟转学到了这里。

木木很喜欢那里的老师和同学。

她喜欢每周一次的作文讲评课,喜欢老师分享的那些作文,喜欢听那一个个别人精彩的故事。

而,感触更深的是一篇篇充满悲伤的文章。

每次,她的眼泪总是控制不住地流出来,又怕别人看到,于是低着头,假装在课桌下翻找东西,把脸埋在课桌下,偷偷把眼泪擦掉。

木木有晨读的习惯,早上六点的清晨,是让人心旷神怡的。

新鲜的空气,晨风拂过,甚是清爽。深深一吸,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被打开了。

特别冬日,晨起时天还没亮,天色徐徐时独有的气息。

窗台上的绿植,在这个时候也显得格外的清冷,墨绿的叶子沾满新鲜的露珠,纯净得让人赞叹。

木木喜欢这个时候的美丽,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晨读的时候,木木会顺便把粥煮好,盛好晾凉。

那个时候,木木能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了。

有时作业完成得早,木木会把全家的衣服洗好晾好。

她喜欢看挂得满满两杆子的衣服,闻一闻衣服上清新干净的香味,搓搓被冷水冻得通红的双手,内心满满的成就感。

春节前,每家每户会进行大清洁,以迎接新年。

在木木家,妈妈会把清洁区域分成几部分,让孩子们选择负责的区域。可能是有伴的原因,兄弟姐妹几个忙得不亦乐乎。

在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一到寒假,几个便自行分配好任务,把自己的区域弄得干干净净的。

木木最小的弟弟是在春节后不久出生的。

爷爷似乎早已预知。在弟弟还没出来的时候,爷爷就对着木木几个说“这个是你们的弟弟”,木木看到了爷爷脸上难掩的喜悦之情。

因爷爷奶奶平日主要在四叔家住,爸爸常年在外。

弟弟出生后,妈妈忙不过来,木木便分担了照顾最小的妹妹的任务。

但也还是忙不过来。

不久后,爸爸便托亲戚找了一个保姆。保姆很年轻,二十出头,木木他们叫她玲姐姐。

玲姐姐心灵手巧,各种手艺活得心应手。织毛衣、理发等等都不在话下。

在木木家的那几年,玲姐承包了他们所有的毛衣。

木木警惕性很高。

在玲姐姐刚来那会,木木对她戒备心很重。

她的闺蜜来看望她,要回去的时候,玲姐抱着妹妹准备往外走。

“玲姐姐,你带着妹妹跟阿姨去做什么呢?”

“我去送送阿姨。”

“那要带着妹妹做什么?”

“我送完就回来了。”

“妹妹我带着就好了,你去就好了”

……

木木不知道自己的话让人有多不舒服,她只顾及自己的心安。

在之后的相处中,木木才慢慢放下了戒备,把玲姐当成家人。

再后来,玲姐因家里有事,辞职回了老家。

她刚走那会,木木心里空空的。

时常跑去她的房间坐着。

想起她在房间写信,木木偷偷从后面抢她的信要看,被她追着打后乖乖把信还回去的情景。

想起她坐在床边帮他们钩织毛衣,木木在旁捣乱的情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