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梨洲赴宴 91(1 / 2)

11月19日,是农历“下元节”,在壶溪一带叫作“十月半”,是一个大节。秦梦云龙江两岸及壶溪流域的大部分村,都过这个节。

梨洲是云龙江中一块占地十多平方公里的狭长沙洲,虽然在水一方,相对独立与封闭一些,但习俗与两岸大同小异。

“双十”协定签后,双方摩擦少了,上峰忽然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因此袁楚才县长对“扫叶”行动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话说秦时月在屏峰园药庄静养,原想没有十天半月,脚踝和手肘上的伤不会痊愈,不想师父的“神农膏”和草药十分灵验,三天功夫就肿痛全消。

时月念着案子,即刻动身北渡,先到百花谷看了母亲,只吃了一顿中饭就直奔梨洲。

早在八月半之后,那洲上的保长、乡保安队长成天乐就邀请过他,希望他能前去巡察作客。

这成天乐是乡绅之后,祖辈就在当地经营渔业,父亲又做沙石买卖,富甲一方。

成天乐只比秦时月大了三岁,却因为人仗义疏财,老少无欺,故朋友极多,在当地的威信极高,甚至超过了祖父两代。

更特殊的是,他与秦时月还是发小。念初中前,两人都在江北一位有名的私塾先生那里学过毛笔字。

时月文静,喜欢看书写字。天乐却大大咧咧,喜欢上房爬树掏鸟窝。两人一静一动,相处却十分和谐。

秦时月此去,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过节赶热闹,更不是为了弄点江鲜吃吃,而是想去领领信息,碰碰运气,也实地勘察几个地方。

这过节时光,天乐作为保长兼保安队长,又是做生意的,家里一定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其中有一处地方,他慕名已久,也想借机去走一走。

他从小听妈妈和外公、外婆讲,百花谷所在的将台山,向西向北延伸有十多里长,号称“十里长山”。十里长山上有座神仙山,山上有个“神仙洞”,深不可测,历来无人能够走到底。

这十里长山,正是梨洲一水之隔的北岸靠山。“神仙洞”呢,就在离泰山樟不远的半山腰。

秦时月对探险有着天生的喜好,加上手脚敏捷,所以很适应户外运动。

自拜周止泉老人为师以来,更加擅长倒立与空翻。练了白猿先师所传的“白猿松柔术”以后,不仅经脉畅通了好多,臂力指力大有增长,而且柔韧性也变得非常好,一旦放松,身上不少地方柔若无骨,因此特别擅长跳跃腾挪、攀援涉险。

自从来到秦梦,警察局的得过且过,保安团的拉垮瘫痪,让他彻底失去信心。乡绅保长们的各自为政、明哲保身和敷衍应付,又让他被迫放弃依靠外力的幻想,决心凭一己之力来开展“扫叶”行动,侦破《梁山泊水军阵法》等案件。

于是,他又一次背起了旅行包。

他每次出门,不管是执行任务还是去远足,都会背起这个大包。

这次去药庄疗伤,也不例外。

这包,可是个百宝箱式的神器。里面有矿灯、蓄电池,绳束、被单、帐篷等一应器具,还有干粮、淡水、维生素等。

他没有穿制服,只是在衣衫里面穿了紧身的深色小袄,自制的胸包武装袋里放上了指南针、手电、短枪、匕首、石子等。

那梨洲因古时洲上遍植棠梨而命名。其所在的一段云龙江,当地人也称作“梨江”。

棠梨这树很草根,农村里房前屋后常有。它也结梨,却小如鸟蛋,故此树又名鸟梨、鹿梨、野梨、豆梨等。

这梨不仅小,而且不能吃,味涩,俗话又称“屎秘(bi)棠梨”,意思是吃了会便秘。那为何此树又到处都是呢?只为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是美。“二月东风遍野棠,莺花一片两茫茫。”这是清代彭孙贻的诗,写的就是它。

其花先于叶而放,细小繁密,如白雪压枝。而后叶绽,又清翠欲滴,加上鸟儿啼跃,落花纷纷,让人眼迷心醉。

小时候的秦时月,对着门口的棠梨花,可以痴痴地坐上半天,到头来脚下身上和头发上都是细碎的棠梨花。

时月家乡有句民谚,叫“棠梨花开落夜雨”。午夜时分,躺在被窝里,听着那“悉里索落”的声音滴进梦乡来,连梦都是甜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