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贪小这件事 76(2 / 2)

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

鹭鸶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看到炉台大师傅似懂非懂之样,还特意解释了一下。

胖师傅听了,说:“懂了。可见这贪小的行为,古来就有,也从来被人看不起。”

时月讨厌占公家便宜的人,也讨厌多吃多占之人。

他认为多吃既反映了内心的贪婪,也对身体不利,是人为地加重肠胃的负担。人若想要健康,少食是一个途径。

所以佛道两家都讲究节食、素食、断食(辟谷),这实在是有依据的。

下午,秦时月转了些科室,问了一些实诚点的下属,才知道大师傅并没有冤枉人,是有些人多带饭菜了,包括宣自嫣和扈小芹。

扈带两份,宣带三份,家中的老小都照顾到了。还有门房老莫和几个三四十岁的少妇,也是瞅着空子拿。

听胖厨说,别看有人说话结结巴巴的,做有的事可利索了。用自己的食盒,看似打了一份,实际数量连两份都不止。临走时,还会顺走一棵包心菜,两株莴苣笋,一捧土豆……早上吃剩的冷包子、冷油条,也不能被见到,要不就一锅端了……

但胖厨只能背后发发牢骚,还不敢指名道姓。

他不敢当面阻止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保安团里,连个门卫都是有来历的,他哪里得罪得起,除非自己是不想干了。

秦时月想起来,经常见门房莫师傅早上或中午离开单位时,会赶着一头小毛驴,上面驭着两只布袋。原来布袋里都放着这些好东西啊,真是让人昏倒。

秦时月于是问马有福,食堂里那些贪小便宜的事怎么没人管?

马哈哈哈哈地笑笑,没有下文了。

后来金不换告诉他,“莫结巴”的大名叫莫用心,但由于这个姓氏特殊,取什么好听的名字都是白搭,连姓叫的话,意思都会反一下:如名叫爱国的话,连姓一叫,就成了“莫爱国”,那不是反动了?名叫“勤奋”的话,连姓一叫,就成了“莫勤奋”。他又结巴……人家让他慢慢说,莫结巴,结果他还以为人家是在骂他,讽刺他说话结巴,于是跟你急。一急,就更加结巴,偏要结巴了,于是“莫结巴”的绰号就叫响了。

但不管“莫结巴”如何小贪、小摸,大家都当作没看见,为何?这“莫结巴”很会做人,团里长官的几匹马和几辆自行车,他烧完水分完报纸,闲下来时,会将它们擦得纤尘不染。长官家里缺个针头线脑,仁丹、蚊香、藿香水,摔坏个锅碗瓢盆之类的,要他跑个腿,他都会走街穿巷的一一安排停当。

宣自嫣老大不嫁,所以爱在人前自称为“姐”。家中呢,还有一对不放心她的老父母。

自己吃得好,就想让家人也享受这份福利,想法倒是好的,但没想过这福利家人该不该共享。

大家看在眼里,但当面谁都不响,谁都不愿意做恶人,背后却谁都在讲。有些人讲着讲着,看看长官没反应,身边顺手牵羊的人又越来越多,于是自己也随大流,加入到多吃多拿的队伍中了。

秦时月初时听了,也不怎么在意,心想,让他们尝点甜头也好,慢慢的总会有所收敛吧。

可后来情况失控了,有人越打越有劲,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同事们反响很大。

特别是食堂的胖厨经常发牢骚,说再怎么多烧,都不够,都会被扫荡得一干二净。

于是时月觉得不能不管,得抓一抓典型才是。要抓就抓龙头,“莫结巴”这样的龙尾巴也就算了。想想宣自嫣年长自己十来岁,怕人家面子上下不来,于是去找比自己小几岁的扈小芹。

旧檀有《凭栏》诗云:

蜗角争何利?

放怀天地宽。

黄金碧玉器,

身后在哪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