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拜师 67(2 / 2)

也有一个小天井,正房在东面,南北两侧则是厢房,非常安静。

周紫苏告诉他,两处厢房,分别是她们姐妹的绣房兼练功房,正房是祖师殿。

三人来到东面正房。

迎面地上放着三个草编的蒲团,上首一张楠木案几,陈列着香炉、线香、火柴等物。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是一位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在松下双手拄刀而立。

周紫苏告诉秦时月,那画上的老者,正是周家的祖师爷周侗。

时月大惊:“这周侗不是岳飞的师父吗?有“铁臂金刀”之称。”

白苏说:“正是。他是我们屏峰园周家的近祖。”

老爷子按照师门所传的规矩,焚香叩拜,然后指点秦时月行过跪拜礼,也向他陈述了宗门的规矩,核心是16个字:开门效忠,闭门守身;上马击贼,下马读书。

意思是外要忠君爱国,内要洁身自好,并且文武兼修。

秦时月说:“师父放心。其他事情时月也许办不到,但这16个字,我是一定能做到的,也与我的人生信条甚为相合。”

老爷子点点头,看看两位孙女。两位孙女也向爷爷和秦时月点点头,表示认可。

礼毕,一行人进入北首的练功房。

房间靠东陈列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架前一溜放着几个蒲团,看来是供观看演武的人打坐所用。

三人在蒲团上坐定。

只见师父与师姐、师妹三人一撩袍裙,便轻松地坐了个双盘。

待秦时月坐时,三人含笑看着他。

秦时月点点头,一上座也做了个单盘,虽然离双盘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足已让周家爷孙仨惊奇。

他们原以为,秦时月初次打坐,会跟许多人一样,用的是散盘,两条腿是放不平的。双腿相交后,膝盖会竖得跟搭草舍用的树段一样。

秦时月告诉他们,小时候得过老家一位和尚师父的传授。

周师说:“那是你的因缘啊,合该你跟修行有缘,好,好!”

时月说:“只是我不够努力,所以多年来始终只是单盘。”

周师说:“单盘,腿上有些筋膜是拉不到的,一些经络穴位也就刺激不到。双盘,身子更中正;再加上五心朝天,便于吸收天地间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练上乘功夫,最好采用双盘的原因。”

周紫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持之以恒,小小一个双盘,又怎能难倒秦大哥这样的英雄好汉!”

四人正聊得起劲,时月却“啊哟”一声,记起什么似的,说了一句:“你们等我,我马上回来!”说完径直往楼上抱屋的客房跑去。

过一会,他气喘吁吁地回来,将包裹放在三人面前。

原来是在庙下狮子山白猿洞所得之物。

他先将银锭取出,再拿出金萧功法,二物一并敬献给师父。

老爷子看后,微微颔首,说:“这些银两,价值不菲。既然徒儿没有贪念,以后就当作修桥铺路、扶危济困的善款吧。这箫,是南屏山慧日峰金竹林所采,可惜你目前还用不上。与通常的箫相比,此箫超短超细,属于小巧玲珑形,但只有内功修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方能将它吹响。功夫层次低,声音会显得单薄。随着功力的上升,声音会越来越饱满,越来越好听。这个功法呢,确实很独特,讲究松静安舒,目的在于打通经络,培养内劲。此功不意守,不导引,因此不会走偏,很安全,属于上乘的内功。内劲足了,持箫点穴自然力透筋骨。”

说完,老爷子拿起案几上的火柴,抽出一根,随手一掷,只听“卟”的一声,火柴梗钉在了对面的门框上,把秦时月看得眼睛都瞪圆了。

周紫苏在一旁解释说,爷爷最擅长的正是内功,并且能将内劲贯于火柴、树叶等很轻的物体,已到了飞花掷叶均可伤人的地步。两人每值天晴之晚,在院中纵跳穿梭,练的正是轻功与暗器。

姐姐白苏喜静,所以练的是气功,还有道家张三丰所传的十三势软手。其功**理,与你书上所传的白猿松柔功十分相似,几乎如出一辙。

“别小看姐姐的这几下软手,看似软绵绵的,其实以柔克刚,并且变化无穷,以不变应万变。”

时月听了,敬佩地点点头。

他现在知道,什么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道理了。

好多人咋咋呼呼的,其实不过是个俗人,甚至俗不可耐。

真正的高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