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余韵成梦 24(2 / 2)

秦梦云龙江边的“三美”侍候,倾力打造了中国第一个皇帝最后的狂欢,也成就了他最后一抹辉煌。

欢娱过后的秦始皇,像一颗燃烧的流星划过江天,坠落于荒野。

难怪连楚女与侍卫的后人都觉得这个“白升”不好随便攀缘,连秦始皇都福薄难当,何况普通人?

于是,当楚女、宫女和侍卫的子孙中有人做了本地县令后,为纪念父母之来历,也为了追慕始皇之圣名,遂将“白升”改名为“秦梦”。

秦梦,就是秦始皇之梦,秦国之梦,强大之梦,百世之梦,长生安逸之梦,吉祥如意之梦,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梦。

自然,也是秦时月的梦。

此刻,他又释卷负手,立于窗前看风景。他的目光竭力往云龙江上游搜索,落在两山之间最窄的那一截,也就是县志记载中始皇过江的那一段上。 此时的秦时月,内心不乏欢欣。

有通过多年的抗战,逼日本人“还我河山”之欣。

有少年得志,衣锦还乡,小儿依止乳母之欣。

有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报效党国和父老乡亲之欣……

是的,他的家国情结很深,很深。

儿时,父亲就为他讲岳飞、杨家将、薛家将等爱国故事,听过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侠客好汉辅佐贤相忠臣为民除害的故事,培养了朴素的爱国情操。

12岁离乡念寄宿制学校,一到周末,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回家与父母团聚。

由于求知欲强,课堂内喂不饱,饥饿的小时月课余就到处搜罗小说演义,常常看得废寝忘食。

这种长期的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培养了他根深蒂固的为国为民情怀。对忠臣爱之入心,对奸臣恨之入骨。

另外,也让侠客情结深植他的内心。

他渴望拥有一身所向无敌的武艺,梦想能凭三尺长剑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行走江湖,铲除人间不平事。

报考军校,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自己是个乡下人,一点门路都没有。

发榜那天,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红榜之上,他和父母都心怀感激,感激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发誓日后一定要做事公道,维护公平与正义。

于是,从踏进军校大门那天起,他就淡化了个人的感觉,把自己当成了国家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

在身体的锻炼上,更是下了猛药。跑步、负重,压腿、下腰,俯卧撑、仰卧起坐,射击、格斗……每天夙兴夜寐,勤练不辍。

长年累月练下来,成就了他一副好身材,四肢修长,肩宽腰紧,六块腹肌清晰可见,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

身体素质也发生的根本性的逆转。小时经常患的伤风感冒、发痧中暑,进军校之后,再未出现。

连起初晕车的毛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而喜欢上了速度,喜欢开快车,骑骏马,越快越刺激。并且反应灵敏,上山下坡,应变自如。

一切要从党国利益出发,这是上峰训育他的,也是他时常用来提醒自己的。

9月4号,日军向国军递交投降书。9月8日,秦时月就被上峰安排到秦梦任职,自是一种光荣,也体现了上峰的栽培意图。

出发之前,秦时月久久凝视孙中山像和蒋校长的戎装照,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尤其是看着中山先生那双双眼皮很深的眼睛,还有他唇上的白髭,就会想到他老人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训词,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

他内心不想参与在正面战场与**军队的交战,现在组织上派他到后方挂职,自然是万般珍惜,也决心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来回报上级的信任与关爱。

旧檀有《拟出塞》诗为叹:

一轮明月照苍山,

阅尽浮华泪始干。

何处英雄歌落暮?

洞箫千古咏秦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