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白升仙事 22(1 / 2)

上回讲到,秦时月星期天主动“加班”,提前到单位作了“报到”。

他对办公条件,总体上还是满意的,至少符合干净、整洁的基础要求。

让他特别满意的是,案头居然放上了县志,办公桌对面的墙上还贴上了最新的秦梦挂图。

这两样东西,都是他十分喜欢的。

下楼时,他在楼梯上遇到一个人。

来人三十多岁,长相清秀,一双眼睛透着干练和机警。

他好奇而探询地看着秦时月。

时月将身立住,含笑与他点头。

来人突然开口问他:“您是新来的秦团长么?”

时月回答:“正是,请问您是……”

对方马上上前握手,惊喜地说:“秦团长,可把您盼来了!”

原来,他是秦梦保安团秘书科副科长金不换。

他今天来,也是想再看一下,秦长官的办公室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之前,办公室的卫生和布置,都是他负责安排的。

“已经很好了。特别要感谢你为我准备的县志和地图。”秦时月欣赏地说。

“啊呀,起先我也没准备,但后来想到,您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又是战区司令部的长官,所以很可能会需要这两样东西。”

“特别是地图,以后工作上也需要的。”

金不换补充说。

接下去,金不换又陪秦时月去往宿舍。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让秦时月对新单位和全县的情况,多了不少了解。

包括这秦梦县名字的由来。

原来,事情还得从秦始皇身上说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长途跋涉祭拜会稽山大禹陵,曾在云龙江畔驻留。

却说这云龙江的滔滔波浪,挡住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纵横九州的铁蹄。

大队人马车驾受阻江边,眼见江水泱泱,却不知何处可以过渡,又见天色将晚,便只能在江边设帐。

正值十一月严冬,荒江如练,众人手中虽有地图,也不知这小地方是哪里。差人去问江边的渔翁,才知到了白升郡。

这个郡县制,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设立的。白升在那时就能设郡,足见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白升?为何取了这么个怪怪的名字?”秦始皇听了,一时来了兴趣。

匆匆赶来的县令,便一五一十地向皇帝汇报。

原来,这地方竟然与道士鬼谷子有关。

鬼谷子的身世很神秘,也不知道他生于哪一年,只知道是他娘吃了未婚夫坟前的一株水稻,怀了孕,生下了他,故名鬼谷子。

鬼谷子身怀绝学,曾任楚国的宰相,后来隐居深山,一边修道,一边讲学,培养出上千名出色的弟子,其中最着名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徐福等。

这些名字,听起来都是响当当的,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白升山是鬼谷子的修仙地之一,秦时月少时有幸到过。

那个白升山,当地老百姓因日日上山樵锄,颇不以为然,称之为“猪婆岩”,而在地方志上,则甚是抬举,敬称为“毗卢岩”。

有佛学知识的人多半知道,这“毗卢”可不是普通的名词。

毗卢舍那,是大日如来或法身佛的通称。

毗卢帽,是一种高僧所戴的帽子。

《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戴了这种帽子,显得端严异常。

秦时月因实地去过,他倾向于第二种意思。只为那溜长长的岩石是围绕着山体呈弧形绕转的,而且呈倒梯形状,岩根缩进而岩梢扑出,远看就是一顶巨大的毗卢帽。

这毗卢岩以山幽、崖长、洞奇、水清而着名。

数百米长的石崖上,有深浅大小不一的岩洞。

洞前泉水潺潺,自岩根底部涌出,四季涓涓不绝。

中有谷扎大小的一个水潭,名曰“灵应池”,据说水的满浅能与月华相应,池内泉水奇清无比,触之冰肌侵骨。

这样清幽的环境,一看就是适合修仙学道之人隐居的。

历史上便有多人在此隐修,其中着名的有鬼谷子、葛玄、葛洪等人。

那鬼谷子所居之洞,就在毗卢岩缀萝壁。

由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服气养生和变化之术,膝下又弟子如云,故当地人尊称他为“鬼谷先师”。

据说,那日一早,鬼谷先师声称自己疲劳欲睡,让弟子们不要前来打扰,在洞内石床上卧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