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出名(1) 126(1 / 2)

林成枝的视频火到了海外,变相做了一波文化输出。

台海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视频中,林成枝以茶叶为纽带,召唤海峡对岸的亲人回归,符合当下的主基调,引起了当局的重视。

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甚至转载林成枝的视频,倒是给知夏省了一大波广告费。

县里正纳闷最近来茶乡旅游的海外团体多起来,收到上面通知后,当即给林成枝送了奖状,还请林成枝做为茶乡宣传大使。

林成枝不习惯面对媒体。

上次江河请广告公司的人来,里面的内容都是林成枝在烘焙茶叶时,趁他不注意捕捉的画面。

这次要按照要求摆动作,拍摄照片,林成枝僵硬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成枝,你是太高兴了,所以才变成木头的吗?”

过来围观的乡亲们笑他。

还有人酸溜溜地说:“成枝,你现在可出名啰,以后我们都能在中央电视台见到你!”

“哪里,哪里!”

别人越说,林成枝越紧张,更加摆不好姿势。

他又担心自己发挥不好,影响别人的工作,一时间手足无措,现在原地都不知道怎么回应。

知夏刚照顾完刘明志下来。

刘明志这段时间状态稳定一些。

前天知夏带爷爷去医院复查,陪同刘明志去看了心理医生。

刘明志既不配合也不反抗,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本身就多思多虑,受到刺激之后没有及时疏导,就容易出现这种状态。”医生说。

这个刺激是什么,只有知夏知道。

好在,刘明志只是封闭自己的五感,没有出现自残或者反社会人格,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至于能不能治愈,医生也很不确定。

“这个看他自己。”医生斟字酌句地说:“只是,别再受刺激。”

农村里七嘴八舌最爱乱传,知夏隐瞒刘明志的状态,只说他高三压力太大。

林生松是为数不多知道刘明志情况的。

知夏下来后,林生松坐在刘明志身边,一手揽着他的肩膀。

“志哥,以前我们那么苦都过来了,现在生活好了,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刘明志眼神空洞,坐着一动不动。

林生松叹息地说:“以前没饭吃,饿得扒路边的生玉米,也不怕别人喷农药。你还记得吗,我们刚回福建,每天去挑茶梗,有钱都舍不得买零食。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买一块三明治,却要掰成三份,阿姐每次都吃最小的。”

林生松絮絮叨叨地说着从前,刘明志听到知夏的名字,眼神转动一下,终于有了反应。

知夏看爷爷手忙脚乱地想要按照要求摆姿势,越心急越做不好,赶紧上前安抚他。

“阿公,你不要想那么多,平时你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

来拍摄的小伙子就是之前采访知夏的记者。

他还认识知夏,闻言从摄像机后面探出脑袋,也笑着安慰:“阿伯,是这样的。我们就拍你平时做什么,不用刻意摆动作。”

有官方加持,“观夏”的知名度更上一个台阶,林成枝的手工烘焙茶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出海效果太超预期。政府了解“观夏”有出海意愿后,表示可以配合“观夏”办理相关证件,倒是省去知夏不小的麻烦。

知夏和江河商议,先在村里建立一个小型的茶叶加工厂。

现在除了林宝景夫妻俩之外,知夏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茶叶师傅,做一体化的茶叶工厂并不现实。

知夏只能先按照之前的模式。先加工,在贴标出售。

“我们还需要尽快去找不同品类的茶叶,把“观夏”各条线尽快做起来!”

江河好像很乐衷于推动这件事情。

知夏和他商议,大一下学期暑假就和他一起去实地考察,探访茶源。

林成全台北祖宅内。

快过农历新年,成丽玲和大哥成祖仪一家人从美国回来过春节。

成丽玲再次播放林成枝的视频,好奇问道:“阿爸,这就是你在电话里和我们说的小叔?”

林成全点头。

成祖仪老婆紧紧地盯着成杰,心里盘算着过完年,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带走。

“这些你看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