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请香(1) 39(1 / 2)

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家家户户拜完天公后就紧锣密鼓地准备接下来的盛事。

每年正月,游神请香是闽南和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在知夏她们村,逢五逢十的年份要大办,场面格外热闹。

初十凌晨,村里整发车队,要去永春请神。今年逢五菩萨请得多,好多尊菩萨都在隔壁永春县,要在规定的时辰里请回来。

出发时间是提前请人算好的,初十凌晨一点,今年林成枝也会去。

前两天下过雨,今晚月亮出来,天上却还有些乌云。星星未出,凌晨显得格外寒冷。

知夏担心爷爷年纪大容易受寒,强迫他穿上带绒的夹克外套。

林成枝本来不肯穿,怕去的人多,大家抽烟会不小心把他新买的夹克外套烫坏。

屋外的风“呜呜”刮着,临走前,知夏又用橡胶水袋灌了满满一壶开水,揣在爷爷手里让他可以暖和一点。

这会的祠堂灯火通明,宗族里来帮忙的女人们早已煮好两大锅面条。

男人们站在祠堂门口,捧着碗吸溜,三三两两的闲聊。

等领头人吆喝一声“走啰!”,所有人迅速放下饭碗,拉门上车,女人们则留下来收拾残局。

知夏不太清楚请神的流程,这种场面,女人家一律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她只大概知道要提前算好请菩萨的时间,然后掷杯筊问菩萨是否同意出来巡境。

等菩萨同意以后,再恭恭敬敬地八台大轿抬回村巡境,以请菩萨保佑他巡境内的子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家里的女人们在男人走了之后,除了要去祠堂帮忙以外,还要准备各式各类的供品敬拜。

巡境的路线是提前算好了的,从早到晚环村巡视一遍。等菩萨巡视过来,每个宗族都会大开祠堂,供菩萨休息,也供参与的人们休憩吃饭。

知夏她家门口有块大空地,空地上方就是他们顶新厝分支的古厝祠堂。虽已修建新祠堂,但这次也作为游神休憩点。

林阿琴和林阿春也回来了。

初二是出嫁女儿走娘家日,她俩回来过一次。这次是村里难得的盛事,俩人又特地回来一趟看热闹。

空地上摆着六排六列的八仙桌,桌上满满当当的放着各类供品。三个人把供品摆上供桌,就搬着塑料椅坐在大门口,等着游神队伍过来。

到下午两点多,喇叭声和各式各样乐器声远远传来,游神队伍终于过来了。

前头的人手中拿着铜锣,“噔~噔~”地敲着开路,请来的乐队吹拉弹唱片刻不停。法师紧随其后,披着袈裟,嘴里念叨着无人听懂的唱词。

最令人期待的是出来巡境的菩萨。

八人抬的轿子里,菩萨正襟危坐,面色庄严,任由抬轿的子民怎么掀都屹然不动。最后面走着的是红旗队,一般由村里未结婚的男性或者小男孩组成。

林生松最爱凑热闹,这次自告奋勇去扛红旗,一大早就跟着宗族里的人走了。

知夏怕他走一整天吃不消,请刘明志也去。一方面参与活动,一方面也能照看这个爱热闹的弟弟。

等游神队伍停下来休息,林生松远远看见知夏,把红旗往刘明志手里一塞便“咚咚咚”跑回来。

“阿姐!”林生松把知夏拖进客厅没人看到的角落,边喊边从上衣口袋和裤袋里掏出藏好的零食。

一瓶八宝粥,两瓶花生牛奶,还有若干糖果。他边掏边小声说:“阿姐,上浦洋那里摆了好多吃的,随便我们吃。我知道你爱吃甜的,偷偷藏一点回来,你快收起来,别让人知道!”

三瓶罐头都是重家伙,难为他小小年纪藏着这些满村走这么久。知夏感动得想哭。

以前家里条件差,这些零食难得一见。

知夏记得小时候隔壁宗族的有钱大伯家里人去世,最后一天祭拜的东西没收走,任由别人拿。知夏年纪大一点,藏了好多回来分给弟弟。没想到几年过去,这次换他藏东西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