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主(2) 32(1 / 2)

新城茶叶市场谁人不知唐玉成唐总为人豪爽,出手阔绰。轻易不买,但是一出手至少三五万。只要是他看上的茶叶,直接打包带走,给的还是现钱!

但是,唐总做事随性,全凭自己喜好,茶叶再好,不合意说得天花乱坠他也不理,甚至可能当众让人下不来台。

黄文远只在别人店里见过唐玉成,没有正面和他打过交道。这会看他走进来,姿态随意到处乱逛,有种大客户光临的喜悦,也有生怕错失机会的紧张。

他赶紧从主位站起来,迎上去问:“唐总,可有什么需要的?”

唐玉成又在另一个货架前看了许久,半晌才回过头慢吞吞地说:“没,随便逛逛。”

等走到知夏旁边,唐玉成好似闻到什么,鼻翼耸动。发现香味来源后,他也不客气,直接扒开知夏家的茶叶袋口,用宽厚的手掌插进茶叶里面,捧出一大把放在鼻口边闻。

闻完香味,唐玉成漫不经心地把茶叶放回去,挑眉问道:“这是什么茶,还挺香的。”

黄文远看他对知夏家的茶感兴趣,忙不迭拉开茶椅,做了个请坐的姿势,等唐玉成坐下来之后才说:“这是炭焙的冬茶,今天刚到的。”

知夏闻言,也不走,不客气地在拉开另一把茶椅,坐下说:“这是我家炭焙了三遍的冬茶,底茶是黄旦。唐总感兴趣的话,泡着喝看看。”

林成枝见状,也在茶桌偏远的角落重新坐下。

不用知夏说,黄文远已经自发泡好茶叶,用茶夹夹了一杯送到唐玉成面前,又相继给知夏和林成枝夹了一杯。

知夏的第一句话唐玉成没应声。等他看到黄文远送茶过来,知夏右手握拳,拳背朝上,轻扣桌面三下时,才颇为好奇的看过来。

这会扣茶礼只在港台老板圈子里流行,闽南地区大众喝茶倒还没那么讲究。可以说这个茶叶市场没几个商铺老板知道扣茶礼,唐玉成有点好奇这个小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唐玉成呷了一口,茶汤的香味在他口齿之间散开,回甘生津。他静静体会一会,确实有不同于以往的香醇甘甜,才感兴趣地问:“炭焙茶?有什么讲究吗。”

唐玉成在城里长大,如果说茶叶的制作工艺他并不懂,但他喜欢喝,这么多年走南闯北和不同的老板们打交道,他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他有一间规模不小的贸易公司,主要服务港台地区的大老板,茶叶需求量很大。

同为做生意的,他最不耐烦和茶叶店老板虚与委蛇。

茶叶店的套路他当然知道。一进门先给喝差的,再一种一种换成好的。等他接受了好的再也喝不了次品,就轮到他们狮子大开口报高价。

要么呢,就是把茶叶的制作工艺吹上天,鼓吹这茶叶工艺有多考究口感有多好。他是个老舌头,没做过茶但各类茶也喝了十来年,哪有时间听他们乱吹。

唐玉成不甚在意地听知夏说:“冬茶没什么讲究,普通黄旦的炒制方法,就是多过几遍速包机,把茶叶形状做成和铁观音差不多的样子,为了卖相好看。比较关键的是这黄旦口感苦涩,所以用炭火细细地烘焙了三遍,让叶绿素和氨基酸等基本收敛,再融合炭火的焦香,入口浓醇回甘。”

“这你亲戚?”唐玉成见老板不说话,知夏这个小姑娘介绍一大堆,以为是黄文远找来的帮手。

“不是的,这茶叶是小姑娘卖给我的,刚才说的烘焙方法也是她想的。”黄文远赶忙回答。

“哦?小姑娘,这是你想出来的?”唐玉成听到这才有点感兴趣的样子。

看到两位老板还不知道自己的姓名,林知夏赶紧自报家门:“我姓林,叫知夏,老板们叫我小林或者知夏都可以。说实话,这个炭焙方法不是我想的,现在外面都有炭焙茶,只是大部分都是自家留着喝,没有大量出售。我们家和普通炭焙茶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的炭焙茶只烘焙一遍,我家烘焙了三遍。这对火候掌控程度要求很高,一不注意就容易烧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