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冬茶(2) 29(2 / 2)

林石生敢向林成枝抱怨,却不敢对郭秀清透露出一点不满。

郭秀清“母老虎”的称号远近闻名,他这个后生也有点怕。

知夏放学回来看到的景象,就是奶奶双目炯炯地盯着林石生,林石生一脸苦大仇深地在旁炒茶。

林知夏心里笑得打跌,暗地里对奶奶竖起大拇指。知夏的鼓励让郭秀清更加神气,觉得这个家没她不行。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第一天炒制出来的茶叶不算太成功,但是接下来几天的茶形越来越漂亮,知夏很满意。

紧赶慢赶,知夏家冬茶终于结束,前后采了八天。

把800块工钱付给林石生的时候,知夏还不忘和他开玩笑:“石生,这个把黄旦炒制成球的方法是我研究出来的,我在书上学到说谁发明的就是谁的专利,受那个知识产权保护。以后你可不能随便把这个方法告诉别人。”

知夏会读书,懂得多,林石不疑有他,信以为真地连连点头。他这会只想着回家痛快喝个啤酒,再好好大睡一觉。

茶叶卖相对它能否卖出高价起很重要的作用。林宝景看知夏琢磨着就把工序给琢磨出来了,为了茶叶多卖点钱,他厚着脸皮上门讨教。知夏也不吝啬,转头就把把茶叶成型的诀窍告诉他。

冬茶产量会低一些,等烘干后装袋一称,才一千零几斤。

趁郭秀清也在,知夏提出要请人挑茶梗。

请采茶工和炒茶工是活干不完迫不得已,请人挑茶梗林成枝想都不敢想。

“阿公,上次卖秋茶我们因为不是净茶一斤便宜了一块多,损失不小。茶叶城大部分只收净茶,我们只有请人挑茶梗才比较好卖。现在我们有黄老板这个客户作为基础,不用愁卖不出去。你放心,请人挑茶梗的工钱肯定能赚回来。”

知夏对于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方向有想法,只是她还要上学,这些事情需请爷爷奶奶帮忙做。

挑茶梗的大部分是农村妇女,要有人时刻在家里舀茶验收,林成枝做不来,肯定需要郭秀清继续帮忙盯着。

郭秀清知道孙女前段时间去漳州卖了点秋茶,倒是不知道过程。今天听孙女这么一说,她也同意请人挑茶梗。

郭秀清向来就是一个心大的,更何况二婚的丈夫现在还时常送茶去漳州卖。茶叶能卖出好价格能有多大利润空间她大致有数,知道孙女已有销路,她当然大力支持。

知夏家茶叶收得早,这会村里大部分人还处在茶忙季节。为了吸引人过来挑茶梗,早日把事情搞定,知夏把一斤茶梗的钱从一斤四块五提高到一斤五块,还承诺给现钱。

挑黄旦茶梗不似铁观音,称的是茶梗,根据当日挑出来的茶梗重量计算工钱。

知夏家因为吆喝得早又给现钱,吸引十来个人,很快就把这千来斤毛茶挑好了。

郭秀清在这次挑茶梗过程中又得罪不少人。因为给价高,她验收审核特别严格,时常退回去让人重新翻,力求把所有细小茶梗都挑出来。大家受不了郭秀清这么吹毛求疵,好几个人和她起口角。

知夏当然理解奶奶,只是不能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不然等春茶就没人愿意过来帮忙。知夏私底下陪着笑脸,承诺每个人多给十块钱辛苦费,又故意对郭秀清嘀咕说茶梗多一点占重量,可以多卖些钱,渐渐地平息了事端。

挑完茶梗,林成枝筛出茶沫,一称,一千斤出头的毛茶剩下六百八十斤净茶。冬茶毛茶大概是9块钱一斤,知夏心算,她这毛茶起码要卖16块钱才能保本。

不过知夏还是很有自信,因为重头戏终于要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