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众人的反应(1) 20(1 / 2)

周一早自习刚开始,林知夏就被林伟明带到校长办公室。

跳级一事已经尘埃落定,为了不影响知夏的中考,陈仕文决定让林知夏今天第一节课开始就到初三去学习。现在初三有两个班级,生源少没有重点非重点这一说,主要是要决定林知夏去哪个班级。

路上林伟明大致和知夏说了跳级的情况,并委婉建议知夏去初三(1)班。

校长办公室里,两位初三班主任边喝茶边闲聊,等着林知夏的到来。

廖晓平是比较年轻的初三班主任。高瘦,带着一个大镜片无框眼镜,白白净净的很是斯文。因为年轻,穿着打扮比较时尚,看起来还像是个大学生。上周他听说了林知夏跳级一事,但是没参与。周五一放学他离开学校回家,也没关注跳级结果。昨天傍晚到校,听校长说让他和另一个班主任商量谁接手这个学生,他没想到事情这么快有结果,还小小诧异了一下。

另一位初三(1)班班主任是个老资历,全程参与林知夏的跳级考试阅卷。林知夏第一轮阅卷成绩出来之后,他就明里暗里找过几次陈仕文,想让林知夏到他班上来。

乡村学校能考上一个一中不容易,更何况是以高分考上的。他很看好林知夏,甚至隐约感觉这个学生能拿个状元。有这么个好学生能在他的履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利于他以后评优评先进,甚至还能争取早日调到县城。

陈仕文倒是没有很在意林知夏去哪个班级,像林知夏学习能力这么强的学生,其实去哪个班级都可以。而且,经过这一两周的了解,他觉得以林知夏做事周全的性格,说不定已经提前想好了自己去哪个班级。

等林知夏进来,陈仕文把两位班主任简单介绍一下,就询问林知夏要去哪个班。

林知夏看到廖晓平,有些出乎意料。

上辈子廖晓平带完这一个年段,从初二开始教她英语。初三给知夏她们几个成绩好一点的学生补习,却对知夏的补习费分文不取,知夏心里很感激。他刚毕业几年,年轻有为,梳理了一套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法,很有成效。可以说,知夏的英语学习框架都是他一手搭建起来的。

没有一丝犹豫,知夏迅速决定自己要去初三(2)班。

(1)班班主任有点失落,但是当着校长的面也不好强求,叹叹气和林伟明走了。廖晓平白捡一个优质生源,心里还是高兴的。只是他面上不显,对知夏点点头,说几句欢迎她来(2)班、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转身回教室去了。

陈仕文还没去教育局给林知夏办理跳级手续,他找相熟的领导探听过了,以林知夏的成绩,问题不大。周末他和电视台的同学打了电话,他同学对林知夏很感兴趣,准备下午就过来拜访。

陈仕文把林知夏留下来,主要说的就是采访这件事。

林知夏听完,连连拒绝:“校长,您对我的事情忙前忙后,真的非常感谢。只是即将中考,初三的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采访的事情就先不开始吧,等中考拿到好成绩再说。而且,如果现在就接受采访,万一中考没考好,不是白白丢您的脸吗?”

“呸呸呸,乌鸦嘴。”初三学生说中考考不好是犯大忌,陈仕文不迷信却也赶忙打断她。不过林知夏说的“初三学生以学习为主”着实让他欣慰。感慨林知夏聪慧的同时,又佩服她小小年纪难得的清醒。

其实林知夏是很乐意接受媒体采访的,只是现在时机不对。

现在距离2007年大牛市开启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她除了考上一中以外,还必须在这两年尽快积累初始资金。

上辈子她初三的时候,村里的大企业家群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设立了群星奖学金,每个考上一中的学生都能得到5000元的现金奖励。那时候她去银行存钱,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没存定期买了一只基金。那会她什么也不懂,只知道高一下学期她去取出来的时候,接近翻倍!2008年通货膨胀得厉害,三年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她卖掉基金直接把钱存了三年。可以说,她大学过得没有那么狼狈,除了受社会爱心人士帮扶以外,和这第一桶金给的底气也分不开。

遗憾的是,这辈子她可能没办法再得到这份奖学金。所以她的目标变成了中考考进全县前30名。县里前30名进入一中是免三年学杂费的,这可以给她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她已经想好了,一旦她考进前30名,她的学习笔记可能会有人愿意出钱购买。如果那时候再有媒体曝光,说不定她还可以高价售出。

一切都是建立在她取得良好的中考成绩上的。

上辈子林知夏中考成绩是县第78名,以微弱的差距没免三年学杂费。现在,知夏有很多优势,她还是很有信心能考好。

初一(3)班教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