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回】放纸鸢弘昼试子才,学作诗永璧悟深意 248(2 / 2)

“他是我的继承人,我不是汗玛法的继承人,这能一样吗?”弘昼道,“他的事情你就交给我吧,你不用多管。” 永璧回到书房,只能翻阅唐诗宋词,奈何一团乱麻,他只能趴在书桌上面哭。纤袅本来想要继续放纸鸢,便找了借口失陪,悄悄跑到书房,见永璧在哭,连忙安慰:

“写不出来就别写了。他若是罚你,我帮你!”

“额涅帮不了我!”他哭了,“我写不了!”

“你想想,在诗词里面,纸鸢有什么意义?”纤袅笑吟,“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纸鸢要有线才能飞,飞得高,还需要凭借风。”永璧想了想,“这里的纸鸢是说要有凭借,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永璧聪慧。”纤袅笑道,“再看这一首。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纸鸢是儿童的玩具,一定是诗人垂垂老矣之时想念幼时。”永璧道,“纸鸢可以是漂泊远去,特别是断了线的纸鸢随风乱飞,无所依靠;可以是平步青云;也可以是有儿童嬉戏玩耍!”

“所以现在你想想,来一首五言绝句!”纤袅笑道,“其实写诗不一定要写自己,你可以随便编一个人,写他的处境。”

“我想想。”永璧提笔,“残阳伴妪回,旧联挂新闺。忆昔残旧事,纸鸢泪不归。”

“这一下就有长进了!再来一首。不过我觉得可以改一下。用‘妪随残阳回,新联挂旧闺’会更好,更有变迁之感,就是不怎么对仗了。虽然‘新闺’听来更顺口,但是你后面连用了‘残旧’二字,前面的残旧必然要在同一个位置。”纤袅脸上笑着,心里却有一丝辛酸。

“我用‘新闺’,不只是顺口,老婆婆人老了,见到旧春联,却想到了年轻时候的闺房,不是更好吗?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妪随残阳回’有老婆婆追逐岁月之感,的确有岁月流逝快之感,但‘残阳伴妪回’更有老婆婆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岁月不饶人的感觉。”

“永璧都超过额涅了。是啊,这老婆婆老眼昏花的,哪里看得出是新的旧的。说来,这也算虚实结合吧。”纤袅轻轻笑道,“再来一首。”

“好,我再来!”永璧有了兴致,“稻花香里丰年至,甘霖过后逢人喜。童子点豆聚私语,却放高线任风戏。”

“这个挺有趣的,不出现纸鸢却写了纸鸢,只是这稻花香可不是春天的景物。”纤袅笑道,“虽然这个平仄有些奇怪,但总要留一点儿错,好让你阿玛指出来,那样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我知道了。不过我没有见过稻花,不知道是什么季节的。”永璧道,“整日就在王府,此外就是进宫。既然如此,阿玛看了肯定会生气。”

“你就把这首诗给他看。”纤袅笑道,“没准儿他也不知道!就算知道,我就说是你没见过,说不定他就准我带你出去玩了!总要去见见世面不是?我也不太见过那些农事,不过我记得《诗经》里面有一篇叫作《七月》,倒写了许多农事活动。三月嘛……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日就是指二月。再后面,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蚕月就是三月。豳地在京城西南,自然热一点儿,用二月的也可以。”

“我想到了!”永璧提笔,“桑嫩叶沃挥雨凉,鹂莺婉转载春光。娇娘采蘩羞见君,悄用纸鸢寄情郎。”

“这不仅把《七月》和纸鸢写出来了,《国风》里面的精髓也学到了。”纤袅笑道,“什么《关雎》《蒹葭》《子衿》,我看也比不得你写的这位娇羞的姑娘!”

“额涅您看,纸鸢我写出三种意象了!”永璧道,“纸鸢是儿童的玩具,自然可以让老人想到过去的岁月;儿童放纸鸢,更能写出他们的自由、乐趣;纸鸢是可以传情达意的,把想要说的话写在纸鸢上面,借着风,就可以送到喜欢的人手上!”

“怎么,你还有喜欢的姑娘不成?”纤袅笑道。

“我最喜欢额涅,还有莞妹妹!”永璧笑道。

“这纸鸢可以传情达意,阿哥您说,是不是姑娘收到了情郎的纸鸢,也会高兴?”琅玕若有所思。

“一定会!”永璧拉着琅玕的手,“姑姑,您是不是收到了别人送您的纸鸢?”

“哪有!”琅玕红了脸。

“肯定有什么瞒着我们!”纤袅道,“永璧有了灵感,额涅去做几件小食给你送来。我一直在这里不好,让你阿玛发现可不好。记住,每一首诗一定要有一点儿错误,好让你阿玛指出来!”

“我知道了。”永璧笑道,“奴才恭送额涅。”

纤袅去了小厨房,亲手做了马蹄糕、牛乳酥和绿豆糕,让琅玕送去,自己也忙去找弘昼。这样一折腾,至少费了一个时辰。弘昼带着永瑸等了很久,终于见到纤袅。

“怎么才回来?”弘昼忙问。

“还有一些账目没看完呢。我找侧福晋要了账目,总要看一看吧。”纤袅笑道,“还要放纸鸢吗?”

“永瑸都跑累了。”弘昼看着永瑸身边的太监,“那谁,带四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