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童子吟唱《西洲曲》,十四年后成连理 66(2 / 2)

“你的乳名,是叫茑娘吧?”雍正问。 纤袅点点头,她已经呜咽发不出声音了。她马上跪下,行一个大礼:

“谢汗阿玛救命之恩!”

“我记得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多可爱。”雍正十分和蔼地笑了,“我也祝愿你们可以珠联璧合。”

纤袅含泪道谢,带着明黄色的小匣子先回了王府。她想起以前菀柳教过她《西洲曲》的琵琶曲,她抚弄着琵琶,决定重新抱起——她要给他弹《西洲曲》。

弘昼刚出了宫门,见马车不见了,他本来和纤袅一起来的,见纤袅先走了,以为又有什么惹得纤袅不高兴了。又听闻纤袅对北京烤鸭很感兴趣,连忙去买了几只回到王府。他首先去了韫袭苑,见纤袅不在,有些担心,将烤鸭放下之后就整个王府找。后来来到稽古斋,听到悦耳动听的琵琶声,他原本以为是浸月,正打算去问问,走进去竟然发现是纤袅。

“你还会弹琵琶啊!”弘昼很意外,“这调子感觉好熟悉。”

“这是《西洲曲》,你还记得吗?”纤袅问。

“南朝乐府诗《西洲曲》对吗?”弘昼问。

弘昼一直没有忘记陪他玩水的那个小格格。他以为再也见不到了,谁曾想选秀期间竟然遇到了。这么多年他都对那个唱《西洲曲》的小格格念念不忘,《西洲曲》魂牵梦萦在他的记忆之中。或许小格格已经忘记他了,但是他永远也忘不了她。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纤袅一边抱着琵琶,一边哼唱着童年的记忆。那曲调悠长缠绵,深深触动着弘昼的心。只不过,过去的童谣声是那么甜美欢乐,现在的曲调……深重,凝断,声歇,忧愁,苦苦期盼,切切思君。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弘昼叹气。

一曲终了,纤袅用拨子划过四弦。这一刻,弘昼似乎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忽然抱住纤袅就哭。

“过去我以为浸月琵琶弹得一绝,如今听到这《西洲曲》,我竟……竟……”

“我们,去荷塘摸鱼,好不好?”纤袅也流泪了,“现在正好是夏天,你送给我荷花,好不好?”

“你还记得吗?我以为你都忘记了!”弘昼更是哭得像一个孩子,“我去大将军王府找你,十四婶不准,所以我翻墙来找你。结果没有找到你,被十四婶发现了。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你了!”

“安布一直有意让我嫁给我的其中一位表哥,所以不准我和别的男孩子玩。现在我一想,我在那里待了那么久,似乎就是在当童养媳。”纤袅也抱住弘昼,“今日汗阿玛给我说了这件事,否则我一辈子也想不起来。你以前说过要娶我,你没有骗我!”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弘昼给纤袅擦了擦眼泪,“说过要娶你,你就是我的女人。”

弘昼带着纤袅去了王府刚刚打造好的莲花池,果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纤袅心情极好,深吸一口气。

“我想作一首词,词牌名《浣溪沙》。”纤袅稍微思索,“千碧田田滚露香,夏雨潇潇映斜阳,远临万荷沁尽肠。衾清扶袖拢东墙,明月清风渡天桥,京城美景胜苏杭。”

“这池子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字呢!”弘昼道,“不如就叫西洲池?”

“挺好的!”纤袅很快就发现了一旁的乌篷船,“快上来!”

他们上了船,弘昼摇桨,纤袅拨开荷叶,抚摸着娇嫩的荷花。有少数荷花已经凋零了,结成了一个个莲蓬,纤袅摘下一个就剥着吃。

“少吃点儿,莲子吃多了容易拉肚子,可能还会早产呢!”弘昼乖乖地坐在纤袅身边,“喂我吃一点儿。”

纤袅给弘昼剥开莲子,弘昼竟然不去心直接就吃,结果被莲子之心苦得呲牙咧嘴。

“莲子之心最苦,你也不知道挑出来!”纤袅笑了。

“我要尝一尝莲子之心,才知道怜子之心是多么苦。”弘昼又看到里面有鱼,十分兴奋:“你等着,我给你抓一些上来,今晚上我们吃!我想好了,一条烧烤,一条清蒸,一条红烧,剩下的煲汤!”

“那你可要多抓一些!”纤袅摘下荷叶,却不慎将手指磨出血来。

“疼不疼?”弘昼连忙将她手上的手指含在嘴里,“我帮你摘就好了,别伤了你的手。”

“没事,我们用荷叶把鱼抱起来……对了,我听说江苏有一道菜叫叫花鸡,用荷叶把鸡包起来,然后用泥巴把荷叶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然后把泥敲了,把荷叶打开就可以吃了,据说叫花鸡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咸鲜味美,朱元璋都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