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招待所与信托商店 37(2 / 2)

三大妈闻言就不说什么了,许大茂打了个招呼就去了后院。

沿路听见好几家在剁饺子馅,这破五吃饺子也是老燕京的风俗。

进了家门,许大茂问道:“杨师傅,你看什么时候开工,我好把东西拾掇一下,另外大概要几天能弄好?”

杨师傅拿着一卷软尺比比划划了半天,想了一下说道:“材料都买好了,随时可以拉过来,咱们一共四个人,估摸着四天,最多五天就能干完。不过按规矩您这边得管中午一顿饭。”

许大茂满不在乎地说道:“多大点事,我让人每天送过来。今儿我刚好请了假,一会去轧钢厂食堂买回来。”

杨师傅见主家大方,也很高兴“那就这么着了,我现在就去叫人,您把这屋子里的家具收拾一下,归置在一起用床单什么的盖上,咱们差不多10点左右过来。”

“得嘞,上次我说的那个抽油烟机徐师傅做的怎么样了?”

“我没问,不过这事儿对于老徐来说是小菜一碟,咱们先把卫生间弄好,再做排烟,因为卫生间里也得安个灯,末了再一起走线。”

杨师傅走了,许大茂把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全收进空间,就剩床,柜子等大件了。

他出去喊了两个邻居进来把桌子柜子先搬出去,把床搬到一边,又把家具全放在了床上,这么一弄,位置就完全腾出来了。

给了些糖将二人打发走,许大茂拿床单把家具盖好便出了门。

正想去贾家自己又给否了,秦淮茹还没下班,他可懒得跟贾张氏那肥婆絮叨,要卖好自然得卖给秦淮茹。

眼看才不到9点,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不如去信托商店踩个点吧。

.................

许大茂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两件旧衣服,来到北新桥宏志信托商店。

这年头全国各个城市都有信托商店,以四九城数量最多,这时城内有四家最为知名:东单、西四、北新桥和菜市口。

在工资不高、物资匮乏、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逛不起百货大楼、西单商场时,信托商店就成了首选。在店内购物不需要票据,经济实惠,经常能淘到想要的东西。

信托商店一般分为售品部和收购部两个部门,售品部负责展示和出售,收购部负责收购和寄卖。

人们要出售暂时不用的新旧物品,信托商店就根据市价,并参考物品的新旧程度做价收购。

假如是寄卖的物品,商店代售的价格也是双方协商而定,店方无权变动。物品卖出,商店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如果没有卖出,原主可原封不动的拿回,无需交费。

其实就把它当成古代的当铺就对了,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国营,一个是私营,这价格的区别可就大了。

一进店门,迎面是四个玻璃柜台。里头摆放着一些手表,闹钟,手电筒,照相机之类的小东西,背后墙上挂着一些挂钟,左边是好几排衣架,上面挂着很多新旧衣服,右边则是一些大件,家具,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之类的。

每个商品上都贴着一个纸条,上面注明了商品的简单信息和价格,还盖了个章。

许大茂来自21世纪,对这里的商品自然是不屑一顾,只是对此场景有些怀念,便四处随意看了看。

没溜达一会就有个工作人员站在柜台后面提醒道:“同志,这里是不能长时间逗留的,您有什么需要?”

许大茂忙把手上拿着的衣服扬了扬问道:“卖套衣服,是在您这儿还是....”

那工作人员见不是买东西的,便坐下道:“寄售出售都在二楼,那边上。”

“好嘞。谢谢您。”

二楼一上去就是个木制柜台,一个40来岁的工作人员坐在柜台后看报纸。

现在还是上午9点多,正是清闲的时候。

他也不墨迹,直接把来意说了,那中年人摸了摸衣服,闻了闻,又把外套和裤子都抖开看了看,漫不经心地说道:“蓝色卡其布列宁装,上衣加裤子一套作价8元。”

许大茂对价格没什么感觉,也知道直接出售肯定比寄售卖的钱要少一些,因为人家还要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

那中年人见许大茂同意,便开始开票,嘴里说道:“户口本。”

许大茂傻眼了,户口本他放在家里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上辈子的经历,好像依稀记得别人说过要身份证明才能售卖。

返回